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AMR声码器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qq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音业务一直是移动通信中的主要业务之一,其中最关键的技术就是语音信号的编码与解码。由于无线通信中始终存在着频率资源不足的问题,低速率语音编码成为现代语音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4.8kbps~16kbps的编码算法通常都采用CELP算法。 随着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下一代语音编码技术标准也基本定型。3G AMR声码器采用目前在4K以上速率中应用比较成熟的ACELP技术,并使用活动语音探测和舒适噪声等控制方式提高编码器的主观听觉性能和频带的利用率。为了适应未来第三代无线通信的需要,AMR可以在多种工作模式之间切换,速率从4.75kbps到12.2kbps共8种,因而能够适用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中。AMR声码器采用了广泛使用的ACELP技术。经过长期实践验证,ACELP算法具有编码效率高,算法复杂度低和工作稳定等主要特点。许多新一代的语音编码标准方案中都采用了该算法,例如国际电联的G.723,G.729等。该声码器在未来的移动通信话音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第三代语音通信的核心,同时在其它应用领域,如IP电话等也有参考价值。 AMR声码器除了使用ACELP算法以外,还大量使用了其它控制手段。这些手段包括活动语音探测,舒适噪声,速率切换,多带滤波等等。活动语音探测的概念能够降低语音数据的实际传输速率,舒适噪声能够弥补一定情况下语音自然度下降的问题。这些工程技术与算法构成了声码器的核心。 本文第二章详细介绍了ACELP语音编码的基本原理。第三章主要讨论AMR声码中的各种控制机制。第四章着重讨论了AMR声码器的变速率工作部分。最后给出了对该声码器模型的计算机软件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其他文献
该文的研究重点是在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中很有应用前景的自适应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技术,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金号为60172068.该文采用的是Matlab6.1仿
Microsoft.NET是支持新一代互联网的系统平台。本文研究了基于此平台的互联网工程开发。文中分析了互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当前的互联网技术无法实现不同网站之间业务的智
该文通过深入研究通信软件体系结构理论和方法,结合大容量GPRS-HLR系统的开发,探讨了如何从系统设计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该文重点研究了如何将软件体系结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
该文主要研究成像算法,并分析某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算法的软硬件实现.第一章首先阐述了合成孔径原理,介绍国外典型的星载和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和中国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历程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Digital HDTV)作为第三代电视标准,已成为当今世界高技术竞争的焦点,将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在研制中的我国数字化高清晰度电
该文研究与分析了舰载通信网中的短波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提出了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的关键部件-PIN二极管组成的桥式电路衰减器的设计与论证,并且针对其存在的多种通信体制下
在传输模拟语音信号时,可以在一个两线环路上同时传输两路数据信号(双工).在理论上这可以通过应用混合转换器来实现,而实际中发送器与接收器间不完全隔离严重影响了远端来的
Turbo码自提出以来,便以其接近Shannon限的优异性能成为纠错码领域的研究热点。Turbo码是一类并行级联的系统卷积码,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编码器结构的巧妙设计,多个子码经交织
该论文主要就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对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算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信道的相关
超宽带系统(Ultra-Wideband,UWB)和60GHz无线系统中,已应用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技术与基于多天线(Multi-antenna)技术的增强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