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飞虱三种神经肽基因Nl18169,Nl35689及Nl35441的生物学功能剖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di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神经肽在调节昆虫代谢、发育、生殖、节律、滞育、行为和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剖析其调控机理,对于进一步揭示昆虫生长发育、行为变异等机制以及开发害虫治理新方法等具有重要意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属半翅目飞虱科(Hemiptera:Delphacidae),是水稻的最重要害虫之一。然而,目前对于褐飞虱神经肽的研究还很少。为此,本文以褐飞虱Mudgo和TN1两种致害性种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个神经肽激素基因,即Nl18169、N135689和Nl35441在调控褐飞虱生长、发育、存活以及取食和致害性变异中的作用。甲壳类动心肽(CCAP)是昆虫的一种重要的神经肽,它对昆虫的生理有重要的作用,如控制心跳的速率和调节蜕皮行为。我们从褐飞虱中克隆了一个CCAP基因,即Nl18169。该基因全长599bp,开放阅读框408bp,编码了13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5.2kDa,等电点为8.36,有一段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无跨膜区。表达谱分析显示,该基因在褐飞虱头部和唾液中高度表达,并且在Mudgo种群中的转录水平高于TN1种群。沉默该基因导致褐飞虱死亡率增加,且超过82%的褐飞虱不能正常蜕皮而致畸。虽然该基因在两种褐飞虱种群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但沉默该基因对两种种群在不同水稻品种(Mudgo品种、TN1品种)上的死亡率没有影响,也不影响褐飞虱的蜜露分泌量。上述结果说明该CCAP对褐飞虱的蜕皮羽化至关重要,但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异中可能作用不明显。鞣化激素也是昆虫的一种重要的神经肽,它参与了昆虫的羽化过程。该研究从褐飞虱中克隆得到两个鞣化激素基因,即Nl35689和N135441。N135689全长566bp,开放阅读框为462bp,编码了15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7.2kDa,等电点为6.87,有一段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无跨膜区。Nl35441全程540bp,开放阅读框为417bp,编码了13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5.7kDa,等电点为5.07,有一段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无跨膜区。表达谱分析表明,这两个基因均在褐飞虱头部高度表达,但在Mudgo种群和TN1种群中不存在差异。沉默两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均导致褐飞虱死亡率与不能蜕皮而致畸的比率显著增加。说明鞣化激素基因Nl35689和Nl35441在褐飞虱的蜕皮羽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与褐飞虱的致害性变异无关。
其他文献
乙草胺属于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是一种高效、广谱的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主要用于旱地作物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乙草胺在水田中使用时活性特别高。现在,我国已成功地将乙草胺用于移栽稻田的杂草防除。但是,由于水稻对乙草胺敏感,乙草胺在水稻田使用时容易对幼嫩水稻产生药害,在使得乙草胺在水稻田中的应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因此,开发乙草胺在水稻田上的安全剂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除草剂安全剂能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