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区别于以往的新的诊断依据作为本研究的诊断纳入标准,调查并探讨女性慢性子宫颈炎的患病现状及与慢性子宫颈炎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慢性子宫颈炎提供思路。同时通过统计分析B超下阴道长度测量值与慢性子宫颈炎之间的关系,了解慢性子宫颈炎的发生与宫颈处于不同的盆腔位置有无联系,同时间接了解慢性子宫颈炎与盆腔脏器脱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840例女性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完成问卷调查、会阴部B超测量阴道长度、妇科常规检查收集临床资料,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对门诊就诊女性这一高危群体的调查分析结果,探讨慢性子宫颈炎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阴道长度间的关系。结果:(1)840例调查对象中现患慢性子宫颈炎的188例,患病率为22.4%。(2)36-50岁(36岁≤x<51岁)年龄组的慢性子宫颈炎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其χ2检验、单因素二元logistics及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性生活频率在每周3次以上、频繁进行经期同房、阴道分娩、人流≥3次、既往VVC病史、生殖道NG/UU感染史、清洁卫生情况差、男性伴侣的不洁性生活史及男性伴侣的CT/UU/NG感染史在进行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OR均>1,P均<0.05。而卫生情况稍差、既往的BV病史、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史、生殖道滴虫感染史在单因素分析中OR>1,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P>0.05。(3)妊娠、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目及同房时是否使用避孕套、剖宫产史、组间差异不明显,χ2检验及单因素二元logistics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4)阴道长度测量值与慢性子宫炎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R=0.008,P=0.806>0.05,单因素logistics分析中OR=1.025,P=0.806>0.05。结论:1、年龄为慢性子宫颈炎重要影响因素,36-50岁(36岁≤x<51岁)为其高发年龄。2、高频性生活、经期同房、高频人流、阴道分娩、VVC病史、UU/NG感染史、卫生情况差、性伴侣的不洁性生活史及性伴侣的CT/UU/NG感染史均是慢性子宫颈炎的高危因素。3、文化水平、工作类型、妊娠状态、初次性交年龄、是否使用避孕套、性伴侣数目、性伴侣包皮过长、剖宫产史对慢性子宫颈炎的发生无明显影响。4、阴道长度测量值与慢性子宫颈炎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