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电高分子通常是具有刚性结构的分子链,所以对一般导电高分子而言是难熔难溶的。电化学方法虽然具备诸多优点,但是制备具有可溶性能的导电高分子薄膜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制备具有可溶性能的导电高分子薄膜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通常,提高导电高分子溶解性的方法是在主链上引入极性基团。其中羧基的引入不仅能够提高导电高分子的溶解性,并且能够利用其固定生物分子来制备电化学传感器。本文利用电化学方法成功制备了聚(N-芴甲氧羰基-甘氨酸)膜、聚(3-噻吩乙酸)膜和聚(3-噻吩丙二酸)膜,并且利用3,4-乙撑二氧噻吩与3-噻吩乙酸的共聚物膜成功研制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1、首次在三氟化硼乙醚溶液中进行了N-芴甲氧羰基-甘氨酸单体的电化学聚合,并制备出高性能的聚(N-芴甲氧羰基-甘氨酸)膜,其电导率为0.49S cm-1。在该体系中,N-芴甲氧羰基-甘氨酸的起始氧化电位为0.60V vs. Pt。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表明聚合发生在芴环的C2,C7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聚(N-芴甲氧羰基-甘氨酸)膜是一种良好的蓝色荧光材料。2、首次在含25%三氟乙酸的三氟化硼乙醚溶液中电化学制备了聚(3-噻吩乙酸)膜,3-噻吩乙酸在上述体系中具有较低的氧化电位,其氧化电位值仅为0.38V vs. Pt。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该膜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该聚合物膜的电导率值为7S cm-1。该聚合物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可溶的聚(3-噻吩乙酸)膜是一种良好的蓝色发光材料。3、首次在含50%三氟乙酸的三氟化硼乙醚溶液中成功制备了聚(3-噻吩丙二酸)膜,该聚合物膜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其电导率值为16S cm-1。该膜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热学分析表明,该膜具有很好的热学稳定性。根据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表明聚(3-噻吩丙二酸)的聚合位点发生在C2,C5位。荧光光谱表明聚(3-噻吩丙二酸)是一种具有水溶性的蓝色发光材料。4、以尿酸为模板分子、3-噻吩乙酸为功能单体通过与3,4-乙撑二氧噻吩的共聚合成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尿酸浓度在0.15至1.35mmol范围时,电流与尿酸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子印迹聚合物电极的灵敏度为25.11μAmmol-1cm-2。在信噪比为3的条件下该电极对尿酸的检测限为0.04mmol。此外,对于传感器的重现性和再生性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再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