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对于国计民生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国有企业中“所有者缺位”现象的存在,党组织参与企业治理,对国企行为起着监督与调控作用。国有企业中党的领导强度本质上是党组织和国企经理人之间的一种不完全契约,对于党的领导强度的研究便需要从双方的决策机制开始剖析,考虑的因素包括有决策参照点等心理因素,这超出了经典的完全契约理论的范畴。鉴于此,本文尝试基于行为经济学、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范式,从契约参照点的视角研究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强度与国有企业经理人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契约参照点理论,探讨党的领导强度与国有企业经理人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着重研究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对于经理人激励的影响,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党的领导强度政策可能引发的低效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从内部契约参照点角度来看,效率低下的根源来自于基层党组织与国有企业经理人对于党的领导强度的期望存在偏差,若上级党组织能够提前公布党的领导强度的规划,应当能够提高企业效率;从外部契约参照点角度来看,低效的原因来自于本企业外的相关企业党的领导强度调整了本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国有企业经理人的原有决策参照点,因而上级党组织在规划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强度时应当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避免预设的强度与参照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实证部分使用联立方程模型,采用2010年至2014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党的领导强度与国有企业经理人努力程度之间存在相互抑制的关系,在合理范围内优化党的领导强度有利于国有企业增进经营效率;(2)企业过往党的领导强度水平和行业平均党的领导强度对国企经理人都存在显著的契约参照点效应,上级党组织在规划党的领导强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契约参照点效应的影响。最后,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预设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强度参照点;参考行业状况调整预设强度;保持政策稳定性;充分考虑国企经理人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