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制度体系的问题研究——以打击“假、赌、黑”为视角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唯有中国足球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运行轨迹,在各项赛事中屡战屡败,令人忧心忡忡,痛心不已。职业化改革十几年来一直勇敢地扮演着某种体制外探索市场“探雷针”形象的中国足球,在一种虚假繁荣中迷失了方向,假球、赌球、黑哨趁虚而入,肆虐嚣张。二零零九年岁末,辽宁省公安机关强势介入中国足坛绿茵黑幕,由此刮起一场打假扫黑风暴。这次的司法介入,坚决而有力的打击,都令广大球迷额手称庆。然而,大家更渴望打假扫黑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管理,而不是阶段性的整风以及带着人治色彩的追随。但是,仅凭中国足协和俱乐部的行业自律,已经难以拯救积重难返的中国足球!只有用制度保障的扫赌打黑风暴,才能够长久,才能够彻底改变中国足球中的丑陋和龌龊。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从打击“假赌黑”视角对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制度体系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问题的背景;(二)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行为的监督制度;(三)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行为的管理制度;(四)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问题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旨在发现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相关制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建立完善的打击假赌黑的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   1、中国传统“礼”治观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联赛体制的缺陷、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法律规范的不健全都与中国足坛假赌黑猖獗密切相关。   2、舆论监督得不到重视和支持;足协权力独裁,监督机制缺乏约束力,裁判监督虚设,行业规章制度监督执行乏力。   3、中国足协权力寻租,滋生贪婪腐败;管理职能错位,处罚不力;俱乐部管理运作不规范;建章立制方面盲目且滞后;足协对裁判员管理失位,约束机制缺位。   4、我国的体育法制体系尚不健全,法制建设落后于实践,司法介入途径不畅通,对假赌黑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都呈现出复杂性。   最后,本论文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监督机制,提高足协工作透明度,建立足球活动公示制度,把各种监督方式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加强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果。   2、成立专门监督足协执行规则情况的机构,保障规章制度的切实落实。   3、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立职业联盟,并将其置身于俱乐部环境中。   4、足协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身份,依法合理的行使监管职责,让俱乐部真正拥有自主权和经营权,设立独立于足协的调查和处理假赌黑行为的机构。   5、制定专门的足球法,设立独立于体育部门的体育法庭,为俱乐部和球员提供上诉渠道,完善体育仲裁制度。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带来了新的课题,高校要适应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必将先保证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其岗位上的作用是否发
本文在前人对双加工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了实验法和测量法,选取概率推理材料和理性经验量表对双加工发展理论进行了交叉检验。实验部分包含研究一和研究二两个研究。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高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梳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提炼并升华黄炎培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