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ie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话文的出现和推广,使得现代人失去文言语言文化环境,久而久之,导致不少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很不理想等问题,致使文言文教学在高三备考复习中陷于“不教得考,教而无效,施教困难”的困惑局面。基于此,本文以高考为背景,着眼于培养高三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言文备考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高三文言文备考复习中存在的“教师教学效果甚微,学生能力无法提升”的问题为出发点,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明确对高三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和优化教与学的主观形态环境这两条路径,进而挖掘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卷Ⅱ、卷Ⅲ中文言文试题考查的能力、新课标及考纲对高三学生文言文能力的要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有效性等具体内容,从而探究并总结出造境教学以培养语感、巧设活动以调动学生、精选材料和调整教法这三个提高高三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法。其中,笔者就“巧设活动”做了较为详尽地介绍,列举了“独立+合作探究式”“比赛游戏识记知识”“独立对译查缺漏”“花样听写换口味”这四个具体教学设计;对“精选材料”的重要性和选材方法、选材内容做了详细的阐述;在“调整教法”的探究中总结了“以读代教以培养语感”“轻讲重练以提升能力”“归类积累以增加储备”“精设专题以实现目标”这四个具体的策略。
其他文献
目前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5册(本论文中提及的都是这个版本的5册教材)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4个版块。“阅读鉴赏”是这套教科书的主体。阅读所选的课文不仅包括名家名篇,也有独具特点的社会性篇章。课文按单元来编排,每册由4个单元组成而成,每个单元的学习重点都不一样。笔者通过对这套教材的深入分析,发现每单元课文的安排上更重视文体的一致性,忽视了主题的相关性。古典诗歌单元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人们对体育的关注和参与热情得到了大幅提升,专业运动员的规模也因此不断扩大。伴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专业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重庆市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在中国达到居中行列。在运动员规模扩张的背景下,有限的对口岗位难以满足众多专业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需求,重庆市专业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在新时代背景下,
情绪性进食作为进食障碍的一种表现,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多见于青少年时期,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国外学者对于体育锻炼与进食障碍之间的关系持有不一致的观点,对情绪性进食却少有关注。国内少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情绪性进食不仅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还能通过其他中介变量对情绪性进食产生间接的积极作用。因此,本研究对体育锻炼与情绪性进食之间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间接变量进行探索,
研究目的:绝大多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体质状况比同年龄段的正常人差,因而无法胜任一般性的生产劳动及社会工作,并增加其回归社会后的复吸风险。本研究将探讨抗阻介入有氧健身操对增强女性甲基苯丙胺(MA,称之冰毒)依赖人群健康体适能及抑制用药渴求度的正向效益,为运动戒毒处方开发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研究方法:以重庆市南岸女子教育矫治所中康复巩固区的学员为实验对象,依研究需要确立40名冰毒依赖者,将其依年龄
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疑是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最为过硬的软实力之一,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关键点即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传统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每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都象征着一种民族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由千千万万的各民族人们所传承至今。为了顺应时代的变迁,经过挖掘、整理、传承、发展和创新才得以呈现在世
朗读是打开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把神奇的钥匙。在研究初中语文教学时,需要认真思考朗读教学的重要地位和指导意义。但很多时候我们在语文教学准备的过程中仍旧会疏于对朗读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朗读时间不合理、朗读教学的形式单一或者流于形式、教师疏于指导、学生朗读情绪不高等等。《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是为了针对现今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有关“朗读教学”方面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探究其形成原因及正侧面影响,
古文语感培养是语文教育领域不可忽视的一项素质培养,不仅影响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在更高层面的语文素养方面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奠基作用。长期以来,古文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停留于表面,常用的古文注入式教学、古文解剖式教学具有较为严重的应试教育动机,对于中学生古文语感提升的帮助并不大。这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以及考试模式化的学习,不能够真正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究其原因,第一是古文学习缺乏语言环境,人们常常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育应有之义,是每一位受教育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精神成长之旅,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客观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课程内容要求的第一个任务群。《史记》是“新课标”附录2列出推荐阅读的文化经典著作之一,本论文基于笔者在四川省M中学工作以来《史记》整本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的经验总结。在此次研究过程中,笔者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和族群具有的天然的情感,也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情感形式,是人的归宿感的重要表现。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情之所系的土地与亲人,有他自己的家园,家国情怀因此也就是一种家园情感。但“家园”是一个相对于“异地”的概念,在不同的时空中,会有不同层级的指向,从家园故土到国家民族,从小小村落到县市区,从省属到国属。当一个人离开村庄,村庄就是故乡。离开国家,国家就是故园。我们把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进程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领域具体化之后就是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是语文教师落实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园地。但是,通过分析本人所执教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调查结果发现,阅读教学在落实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各个维度的能力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