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不同水质条件下,PDMDAAC助凝PAC的投加方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不同条件下,投加方式对PDMDAAC助凝PAC的影响规律,确定PDMDAAC助凝PAC最佳的投加方式。通过调节浊度与CODMn耗氧量,形成浊度与CODMn高低各不同的5中模拟微污染水源,以代表华东地区典型的微污染水源。针对一种模拟水样使用不同PDM特征粘度、不同质量配比的9种PAC/PDMDAAC复合混凝剂进行烧杯混凝实验,以确定其混凝效果和考察不同投加方式的2个实验用料点。在复合药剂所确定的实验用料点下,进行不同投加方式的烧杯混凝实验,根据得到的结果与复合药剂的效果进行比较,得出不同条件下投加方式对PDMDAAC助凝PAC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18~24℃下,浊度低于40-50NTU的微污染水,PDMDAAC助凝PAC的最佳效果点出现在PAC和PDMDAAC同时投加;而对于浊度高于40-50NTU的微污染水源,PDMDAAC助凝PAC的最佳效果点出现在先投加PAC后投加PDMDAAC时间间隔15-45S时。另外,对于浊度高于40-50的微污染水源,当CODMn越高时最佳混凝效果点的PAC与PDMDAAC投加时间间隔越长。不论水质条件如何,也不论采用何种投加方式,PAC和PDMDAAC质量配比越低,混凝效果越好。当水源CODMn较低时,PDMDAAC特征粘度对于混凝效果的影响没有或不明显,但随着水源CODMn的升高,PDMDAAC特征粘度对于混凝效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其规律是,对于较高CODMn的水源,PDMDAAC特征粘度越高,混凝效果越好。本次研究PDMDAAC助凝PAC的应用中所得到工艺条件和规律,对水厂开发利用PDMDAAC助凝PAC实际处理微污染水源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