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体系构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etian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不应该抛开农村和农民,没有广大农民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完善的,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应“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推行,西藏农牧区老龄人的养老已经成为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梗桔,因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贫困人口数量太大,农牧业现代化程度低,加上少数民族地区情况复杂等等,致使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工作开展困难、进度缓慢,负担相对过重(主要来自于两方面:老年人口和贫困人口。一方面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老年人比重增加;另一方面西藏的贫困人口比重较大,贫困程度深,都给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造成很大的压力)。由于土地保障、家庭养老方式的资源危机和人口老龄化难以应对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潜在危机,而当前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制度仍处于空白,在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下,农牧民游离“社会保障网”之外,迫切地需要以社会养老保障的途径规避老年风险,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农牧区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关系到农牧民现在或将来的生活质量,妥善解决农牧区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应是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的重大任务,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探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符合农牧区养老需要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很有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的课题。基于此,论文以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的基本问题为起点,以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和现状分析为基础(第二章),以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国内农村养老保障改革实践经验对西藏的启示(第三章)为参照,从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制度路径选择上进行探讨,尝试建立起符合西藏实际的农牧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第四章)。论文(第一章导论)从选题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阐述了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建立对促进西藏国民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发展,社会和谐与稳定和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论文(第二章)首先介绍了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历史沿革和特点,并通过对西藏封建部落制领主庄园制的土地经营方式、租赁和利息的考察,及其在个体所有制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变化,对近代西藏广大农牧区存在的养老保障方式做初步的分析。然后对当前农牧区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救济救助和集体养老等养老方式现状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结合西藏日土县农牧区养老个案分析,为西藏农牧民养老保障制度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基础和政策启示。论文(第三章)分别采用国外、国内两个参照体系,对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从经济社会状况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两个方面对巴西的非缴费型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梳理、评价。同时分析了国内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从而进一步为西藏农牧民养老保障制度构建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制度路径选择。论文(第四章)介绍了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基本构建,并强调了非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在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制度中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绩效。在探索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制度的路径中,根据西藏特殊区情,确立了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与总体思路,同时基于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现状及挑战的分析,从国内外现行农村养老保障的成功经验对西藏的启示,构建了西藏新型农牧区养老保障体系基本框架。论文在制度框架构建中提出了非纳费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老年社会救助制度和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等全方位的养老保障体系,并把正式保障和非正式保障制度结合起来。最后,从战略性的角度对农牧区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构建,使制度设计、系统整合与发展规划具有长远可持续性。论文的研究方法:本论文以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的基本问题为起点,运用养老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在分析和总结西藏农牧区养老保障的区情的基础上,对适合当前西藏区情的农牧区养老保障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并力图对西藏的农牧民养老保障进行一定的思考和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制度分析、比较分析。论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论文在对西藏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研究上,针对西藏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超生型特困”现象,通过对西藏国民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与人口可持续发展上进行分析,提出了应从扶贫性帮助转变为农牧区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第二,论文在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上,结合新农牧区“安居工程”建设,从降低养老成本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上,提出了村级组织的集中社区养老方式。第三,在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构建上,论文提出了在土地承包到户制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租佃换取养老保障,从小农经济扩大到农牧业规模经济效应,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第四,论文尝试从构建和谐社会和藏区社会福利这一难点问题着手,运用新的视角和方法对西藏农牧民养老保障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论文在以下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后续研究:第一,西藏本土文化对西藏养老保障制度体系设计研究有待深入。尤其在西藏当前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从西藏特定的历史传统、社会结构、文化背景、民族习俗、思维习惯、心理特征等因素上,设计一个符合西藏的农牧区养老保障模式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第二,在非缴费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上可行性研究上还需深入分析。
其他文献
为了将秘密信息嵌入到特定的载体之中,实现安全、高效的信息传输,以达到安全通信或版权保护等目的,针对中文文本设计了基于字体的信息隐藏算法。分析了文本信息隐藏的研究现状和
为探索“翠冠”梨的优质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对上海地区5年生、开心树形“翠冠”梨树进行了不同负载量对梨果实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负载量对“翠冠”梨的果实大小、产
目前,许多企业相互间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关系,以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然而,不同的企业间关系模式对企业适应性的影响作用不同,企业面临着关系模式选择的难题。国内外尚未发
对长白山北坡5个林带9个植物群落25个样地84种鸟类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次生混交林带的红松阔叶林中鸟类种类最多,有48种,占57.14%。对6个鸟类类群分析结果表明,随
<正>编辑朋友:如今,市场上销售的食用油种类至少有十多种,虽然这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但如何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是很多人的困惑。添加营养成分的调和油怎么选?挑选调和油
<正>无锡市儿童福利院是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四院四中心"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院位于锡港路265号,总占地面积16亩,建筑面积近14000平米,2011年开工建设,2013年建成启用并完
在信息化时代,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应用性学科,在此现实条件下,越来越多培养机构
本文分析了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理论框架和原理,并以若干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为例作了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本文阐述了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目标和作用,分析了构建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
<正>无锡市卫生局党校作为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思想道德教育、精神文明传播的主阵地,多年来,始终遵循党校姓"党"的教学方针,立足高起点、高品质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