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战术论——以山西地区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b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简要阐明国民党山西敌后游击战提出、建立、发展及衰落的基础上,论述了国民党山西敌后游击战是山西抗日战争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目的是为论证国民党山西敌后游击战存在的价值,这对全面了解山西抗战有极大意义。  文章主要分为四部分,着重从国民党山西敌后游击战的提出、发展、衰落、失败原因及评价等方面来详细论证国民党山西敌后游击战的发展过程。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日本对山西垂涎已久,在国民党内部人士提出敌后游击战的战略及共产党游击战的影响下,阎锡山在第二战区也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游击战思想和理论。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国民党山西敌后游击战发展及衰败的过程,太原会战失利以后,阎锡山在山西划分游击区,建立根据地,实行游击县长制,推行游击战,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在山西逐渐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受日本政策转变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阎锡山也逐渐转变对游击战的态度,中后期的游击战主要由卫立煌领导,国民党山西敌后游击战在经过中条山战役后逐渐走向衰落。第三部分主要从民众、阎锡山军阀思想、各派系将领间的矛盾及与共产党的摩擦等方面对失败原因做出了分析。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国民党山西敌后游击战的作用和意义。  国民党山西敌后游击战对整个山西的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是整个山西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军的很大兵力,阻挡了日军的侵略步伐,同时也配合了共产党的游击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他文献
石油是一种埋藏于地下的油脂状天然可燃矿物。它是一种优质能源,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被喻为工业的血液。新疆石油资源丰富,人民很早就开始认识和利用石
摘 要:本文对首次进入非洲肯尼亚的中国石油钻机用于当地地热井钻井作业做了深入介绍,并对中国产钻机在地热钻探作业的优点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和分析。  关键词:肯尼亚;中国造石油钻机;地热井;钻探  根据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CPTDC)和肯尼亚国家地热能源公司(GDC)的合作协议,从2010年起CPTDC分两批向GDC公司提供4台大型石油钻机和其他相关设备用于在肯尼亚进行地热资源开发。到目前为止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