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曲艺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经由历史与时间的洗礼,是我们民族传统音乐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的融入国民教育始终,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是国家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陕西地方戏曲文化底蕴深厚,也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长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较具特色的陕西地方戏曲校本课程,不仅能够顺应国家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填补基础音乐教育中戏曲教学的空缺,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推动地方性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由于陕西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因此本文主要选择部分较具代表性、较易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如:秦腔、华县皮影戏、老腔及眉户这四个识别度相对较高的戏曲剧种来进行研究说明。本文笔者首先对西安市高中开发“陕西地方戏曲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有部分学校开设相关课程。通过“知网”对同等主题词搜索的结果也表现为缺无,突显出此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是笔者选题的缘由所在。为更好地对部分较具代表性的陕西地方戏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有益的策略,笔者选取了在西安市开设相关课程的四所高中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研究。通过走访、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整理、挖掘、统计分析现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为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着重从编写科学系统的教材、完善教师师资与培训、运用多样的形式提升学生兴趣,教学的实践策略等方面着手,结合四所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陕西地方戏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进行详尽的论述,力求为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并能为陕西地方戏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