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open总线的数控系统高速数字通信技术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控系统的发展,上位控制器与多路伺服驱动之间的高速通信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与传统数控系统相比,新型数控系统所要求的上位控制器与伺服驱动之间的通信数据量大大增多,通信速度也大大提高,此外数控系统控制精度和实时性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模拟接口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数控技术的要求。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将现场总线技术、嵌入式技术和数字伺服技术结合起来,为新型数控系统上位控制器与多路伺服驱动之间的高速通信提出一种解决方案,以满足其数据传输的高速、高可靠性与实时性要求。   本文首先探讨了数控技术、数字伺服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技术。详细研究了CAN总线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CAN的应用层协议CANopen。提出了适用于数控系统上层控制器与数字伺服之间基于CANopen协议的高速通信系统网络架构,CANopen主站为由FPGA、MCP2510、MCP2551组成的硬件结构,从站为多个IDM640-8EIA数字伺服驱动器。并在此基础上对主站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其中MCP2551为CAN收发器,MCP2510为CAN控制器,主站应用层芯片在ALTER公司MAX II系列EP3C80型FPGA中实现。    在CANopen主站应用层芯片设计过程中,采用VHDL语言,并采用有限状态机技术进行程序设计,主站应用层芯片共包含14个状态,其中有8个是常置任务,如主站应用层接口、CAN报文接收、报文解析分发、PDO处理、SDO处理等,6个非常置任务,如SPI接口初始化、NMT处理和同步报文生成等。主从站之间的数据传输主要以过程数据对象(PDO)和服务数据对象(SDO)的方式进行。   经过整个系统的试验运行和调试,基本实现了基于CANopen协议数字伺服的运动控制,验证了基于CANopen协议的数控系统上层控制器与数字伺服高速通信系统软、硬件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各项功能的有效性。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针对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为新型数控系统上位控制器与数字伺服通信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基于“微型癥瘕”理论及临床经验探讨从瘀论治干燥综合征的思路和方法,指出瘀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重要病机,所以从瘀血论治该病,采用活血润燥、生津养液法治疗,临床收到较好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建立能源战略储备势在必行,而建造地下储备库是能源战略储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盐岩地下储库建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腔体形状的控制,在当前
动车组的车体是其主要的承载结构,运行中承受各种复杂的动态载荷,而车体的疲劳强度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当列车运行速度达到200km/h及以上时,车
管材弯曲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在汽车工业、船舶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以及锅炉行业里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传统的锅炉管材弯曲技术对弯曲成形质量的控制性不强以及工艺参数的设置不合理,造成整个弯制周期的延长和生产成本的浪费。因此,对弯管机进行智能化控制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进行智能化控制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尤其是工艺参数的确定依旧很难有一个理论的公式,这使得智能化控制设计的方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次风煤粉浓度的准确测量对电厂安全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煤粉在一次风管内的浓度测量属于两相流的检测,一直是个难题,目前煤粉浓度在线测量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
随着工业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包含二次曲线典型轮廓的零件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对零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而数控机床一般不具备非圆二次曲线插补功能,所以非圆二次曲线常采
桂东富贺钟钨锡矿集区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结合部位,属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有水岩坝、新路和珊瑚等钨锡矿田,钨锡矿体主要呈脉状和似层状产出。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