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东煤矿北采区通过地面深孔爆破、工艺巷爆破处理顶板顶煤以及在本分层施工切顶孔爆破处理顶板,其地表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和拉裂情况,但未形成连续性塌陷坑,且同时在地面进行打孔观测顶板赋存情况,发现局部存在小范围离层,因此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顶板安全隐患。急倾斜煤层赋存条件独特,伴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和开采扰动的影响,导致煤岩体结构失稳、变形以及大面积冒顶概率也随之增大。而采用单一的监测手段对矿井开采中巷道围岩(主要是顶板)稳定性进行监测又不能准确的达到监测效果,因此为了更为科学准确的监测顶板灾害,采用多手段联合监测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乌东煤矿北采区43#西翼综放工作面开采煤层倾角为45°,开采采用水平分段综放的开采方法。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本文对乌东煤矿北采区43#煤层西翼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煤岩体稳定性等研究主要从室内岩石力学实验、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三方面来进行。通过研究表明,利用可能性指数诊断评价方法,从采动应力与煤岩层冲击倾向性能对工作面开采进行宏观危险性评价,确定工作面开采中很可能会发生灾害;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工作面不同开采距离下煤岩层内部应力场分布及演化规律分析得出: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约为0-60m,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发生在距工作面约10-25m区域;通过对现场顶板动态监测、钻屑法监测以及钻孔窥视监测结果综合确定出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煤岩体应力异常区域危险性,为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应对该区域进行减危措施(卸压、加强支护等)。本研究对于实现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矿井灾害的监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提高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安全高效性具有重大的科学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