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频发对过敏人群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扰,世界各国政府及科研人员对过敏性疾病的关注随之增多。控制过敏发病率的增长,开发新型药物和功能性食品成为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表明,海洋藻类多糖和深海菌种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探究藻类多糖和深海菌种代谢产物对过敏反应的作用可为过敏性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也可为抗过敏功能性食品或药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100 Kpa压力结合抗坏血酸方法处理紫菜多糖(PHPS),获得的PHPS(Hp+Vc)分子量由2960.240 kDa降为132.958 kDa,粘度由1.76 dL/g降为0.14 dL/g,还原糖占比上升23.59%。红外光谱结果显示PHPS(Hp+Vc)基本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仍含有活性基团硫酸根的特征吸收峰,硫酸根含量为11.41%。本研究利用建立的体外细胞模型和体内动物模型评价PHPS和PHPS(Hp+Vc)的抗过敏活性,并探究PHPS和PHPS(Hp+Vc)的抗过敏机理。体外细胞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HPS和PHPS(Hp+Vc)均可抑制大鼠嗜碱性粒细胞(RBL-2H3)、骨髓来源肥大细胞(BMMCs)的脱颗粒及组胺释放,而PHPS(Hp+Vc)抑制活性较PHPS高;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HPS和PHPS(Hp+Vc)对肥大细胞的凋亡无影响。体内动物模型分析显示,PHPS和PHPS(Hp+Vc)可缓解小鼠低温、腹泻等过敏症状,并且降低过敏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E、组胺和肥大细胞蛋白酶的水平,同时降低血清中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升高Treg相关细胞因子及白介素-21水平;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HPS和PHPS(Hp+Vc)能够上调过敏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调节性T(Treg)细胞比例。结果表明PHPS和PHPS(Hp+Vc)可通过调节过敏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Treg细胞比例,从而缓解过敏反应。本研究从深海放线菌Williamsia sp.MCCC 1A11233中分离得到24种小分子量代谢产物,命名为CDMW-1CDMW-24。利用体外细胞模型、体内小鼠模型评价其抗过敏活性,其中7种小分子量化合物(CDMW-2、CDMW-3、CDMW-5、CDMW-6、CDMW-8、CDMW-15、CDMW-21)均对RBL-2H3和BMMCs脱颗粒、组胺释放及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值得指出的是,CDMW-3、CDMW-5和CDMW-15可以诱导肥大细胞凋亡,从而抑制体内速发型过敏反应。综上所述,PHPS、PHPS(Hp+Vc)和CDMW-3、CDMW-5、CDMW-15均具有抗过敏活性,但二者作用机制不同,可为新型抗过敏功能性食品和药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