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ICH)急性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我们推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形状、不均质和血压是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为临床上评估和判断患者预后,进行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个体化诊疗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收集97例ICH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发病首次头颅CT脑出血血肿最大出血平面的CT图像作为血肿密度分级图像采用5点分级标准(5-PCS)评估血肿的形状和亨斯菲尔德单位密度的变化,脑室内血液不纳入该评估标准中,由科室1名高年资医师完成。如果一个血肿和该标准相比较,有更多边缘不规则或更多的不同密度病灶,将被定义为Ⅴ级。在形状分类中,Ⅰ~Ⅱ级为规则,Ⅲ~Ⅴ级为不规则;均质性分类,Ⅰ~Ⅱ级为均匀Ⅲ~Ⅴ级为不均匀。按多田公式计算血肿的体积,血肿体积(ml)=血肿最大出血平面的最长直径×与最长直径垂直的直径×血肿高度/2;为了描述方便,0~10 ml定义为小血肿,11~25 ml为中血肿,>25 ml为大血肿。于首次检查后48 h内复查头颅CT,如果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可提前进行检查,血肿扩大定义为:(1)任何ICH生长;(2)≥33%或≥12.5 ml的增长;(3)径向生长>1 mm(数据集的平均径向膨胀)。于入院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既往史、抗凝史、吸烟史、饮酒史。吸烟史定义为每天吸烟20支,烟龄≥20年;或具有相同的吸烟指数(≥400年支)。饮酒史定义为折合酒精量>40 g/d,持续5年;或2周内有暴饮史。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所有结果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根据5-PCS分级,规则血肿48例(49.48%),不规则血肿49例(50.52%);均质血肿62例(63.92%),不均质血肿35例(36.08%)。27例(27.84%)患者发生血肿进展(血肿进展组),70例(72.16%)患者血肿无进展(血肿未进展组)。与血肿未进展组比较,血肿进展组患者年龄、血肿量、入院时及入院3 h的SBP,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抗凝治疗史、吸烟史、不规则血肿、不均质血肿的比率均显著增高,GCS显著降低(P<0.05~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不均质血肿和入院3 h SBP升高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377,95%CI:7.827~286.789,P<0.001;OR=20.969,95%CI:3.826~114.923,P<0.001)。结论:1、结果显示,与血肿未进展组比较,血肿进展组患者年龄、血肿量、入院时及入院3 h的SBP,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抗凝治疗史、吸烟史、不规则血肿、不均质血肿的比率均显著增高,GCS显著降低(P<0.05~0.01);2、不均质血肿和入院3 h SBP升高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