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挥发性芳香物质含量和组成对茶树抗逆性和茶叶香气品质均有重要作用,而樱草糖苷是茶树细胞中挥发性芳香物质的重要储存形式。本论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开展了不同茶树品种、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挥发性芳香物质含量和组成对茶树抗逆性和茶叶香气品质均有重要作用,而樱草糖苷是茶树细胞中挥发性芳香物质的重要储存形式。本论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开展了不同茶树品种、季节和生长阶段以及绿茶加工过程茶叶样品中樱草糖苷变化规律研究,为利用樱草糖苷进行茶树品种香气品质预测等早期鉴定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茶树新梢樱草糖苷物质总量以夏季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不同类别樱草糖苷在各季新梢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其中香叶基和苯甲基樱草糖苷在春季含量较高。(2)不同品种的茶树新梢樱草糖苷含量差别较大,且在萜烯醇樱草糖苷与芳香醇樱草糖苷的组成比例上差异显著,‘梅占’等适制乌龙茶品种具有较高的萜烯醇樱草糖苷,而‘福鼎大白茶’等适制绿茶或红绿兼制品种芳香醇樱草糖苷更高。萜烯醇樱草糖苷与芳香醇樱草糖苷比值可以作为区分不同茶树品种适制性的候选指标。(3)茶树新梢叶片樱草糖苷含量随嫩度下降而减少;持嫩性强的品种随新梢叶片嫩度下降糖苷总量降幅较小。红绿茶加工应尽量选择嫩度高、持嫩性好的鲜叶原料。(4)在绿茶加工的摊放阶段,顺-3-己烯基樱草糖苷呈持续上升趋势,樱草糖苷总量呈持续增加或先增后降趋势,且在摊放阶段的前4h内增幅明显;在绿茶加工过程中,多数品种糖苷总量呈现摊放阶段升高、干燥后下降的趋势,而且糖苷物质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品种依赖性。(5)春夏秋三季鲜叶中香叶基樱草糖苷含量、芳樟基及氧化物樱草糖苷/萜烯醇樱草糖苷比值与绿茶香气评分显著相关,鲜叶中樱草糖苷含量的高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品种或季节茶树挥发性苷元合成能力的强弱。
其他文献
在投资组合分析及其它科学领域中,分层模型已被广泛的研究和使用,并逐步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统计模型.而经验贝叶斯估计是研究分层模型参数估计的一个有效方法,并在投资组合选择中可用来降低估计风险和解释模型的不确定性.本文以投资组合分析为背景,从经验贝叶斯的角度研究了多维正态分层模型中均值向量的同时估计问题.首先,本文借助Stein无偏风险估计(Stein’s unbiased estimate of ris
棒曲霉素(PAT)是一种具有免疫毒性、神经毒性、遗传毒性、生殖毒性等多种毒性的真菌毒素,人体摄入后会被消化道吸收,随即作用体内各组织器官,导致慢性或急性中毒,能致癌、致
传统的逻辑门是建立在硅基的材料上,其输入和输出信号均以电流的形式进行运算,运算规则是二进制运算,随着摩尔定律的失效和物理空间的限制,传统的逻辑门遇到瓶颈,因此我们亟
近年来,随着陆地及浅海石油资源的不断枯竭,以及工业和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消耗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把石油开采的目光转向了地表深层、深海及超深海。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设
动态共价键具有双重性质,根据环境的不同,它们可以像非共价键一样不稳定,也可以像共价键一样牢固,它结合了超分子化学可调控的能力以及共价键的稳定性,在外部试剂的影响下,通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全世界人口植物蛋白质和油脂的主要来源,也是饲料蛋白来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并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密切相关。气候的变化导致全球范围淡水
目的:采用重度阻塞性黄疸KM小鼠为实验研究模型,观察水飞蓟宾对阻塞性黄疸所致小鼠肝损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通过影响miR-497表达进而调控Bcl-2/Bax-Caspase-3信号通路相关
在变量选择中,Elastic Net方法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现存的Elastic Net惩罚模型由于太过于强调稀疏性而忽略了变量间的交互作用.因此,我们将一个新的正则项加入到Elastic Net惩罚模型中来强调变量间的高阶交互作用.首先,我们构建了特征的超图,超图的每一个节点对应着相关变量,并且每一个超边有一个权重,权重大小代表着超边连接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的信息的大小.本文中,我们用MII来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表油菜素内酯(epibrassinolide,e BL,BR的一种高活性形式)是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提高植物对高温、低温、干旱、盐及重金属等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如今普外科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分子诊断及治疗靶标,疾病一旦确诊,患者基本都已经位于中晚期,而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