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糯米淀粉对米糕食用品质和老化特性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y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糕作为我国传统特色食品,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米糕短期储藏老化严重,制约其工业化发展。虽然,已有众多研究表明添加淀粉酶能一定程度延缓淀粉类食品老化,但由于酶处理工艺较繁琐且受条件限制较多,抗老化效果和产品品质不稳定,使该法在米糕等淀粉类食品的工业化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较少。本课题改变酶的使用方式,通过制备不同淀粉酶(选择常用淀粉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和不同酶解程度的糯米淀粉,研究其对米糕老化特性和食用品质的影响,并从淀粉性质变化和分子结构角度初步探究糯米淀粉酶解物(Enzymatically-hydrolysates of waxy rice starch,EWS)的作用机理,从而为米面制品抗老化及扩大淀粉酶和大米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米粉糊化特性、新鲜米糕比容、质构、感官评价和挥发性风味物质为指标考察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不同酶解程度的EWS(替代量20%)对新鲜米糕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α-淀粉酶糯米淀粉酶解物(EWS byα-amylase,αEWS)使米粉黏度最高下降21.30%,β-淀粉酶糯米淀粉酶解物(EWS byβ-amylase,βEWS)最高下降43.46%;EWS使新鲜米糕比容减小,葡萄糖当量值(dextrose equivalent,DE)大于20时,减小程度显著,为36.47%,造成了米糕一定程度的塌陷;EWS使新鲜米糕硬度和咀嚼性下降50%左右,且DE值越大下降程度越大,βEWS组降幅较αEWS组更大;随着EWS的DE值增加,米糕感官评分升高,EWS改善了糯米粉较粘的问题,因而米糕整体接受度提高;EWS增加了米糕中的酯类化合物和呋喃类化合物含量,对风味有一定的提升。以储藏期米糕老化速率、热力学性质、晶体结构、水分含量变化、质构变化为指标考察其对储藏期米糕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E值增加(DE值<20),米糕老化速率下降,最高下降82.38%;DE值相近时,βEWS组米糕的老化速率低于αEWS组,最高低61.56%(DE20),βEWS抗老化效果更佳;EWS使米糕的糊化起始温度和糊化峰值温度升高,最高升高2.73°C,对米糕中淀粉晶型的形成没有影响。米糕在储藏期间水分含量和质构下降,而EWS的添加降低了其变化程度,对米糕储藏期间品质的劣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以吸水率、溶解度、膨胀力、黏度、相关性分析、热力学性质、长程有序结构、短程有序结构、颗粒形貌、米糕水分迁移情况、EWS分子量分布和链长分布为指标初步探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不同酶解程度的EWS对米糕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DE值的增加,EWS重均分子量减小,多分散性系数增大,超短链比例从0.76%上升至72.93%(βEWS-DE20),长链比例下降,因而有利于延缓老化;αEWS分子变化程度和平均链长大于βEWS,不同DE值下体系成分更复杂;理化性质研究表明,随着DE值的增加,EWS的吸水率、膨胀力和黏度降低,溶解度升高,凝胶强度下降;崩解值和回生值下降,短期回生程度下降;αEWS-DE20的溶解度达到原糯米淀粉的7.86倍,膨胀力是原糯米淀粉的3.95%,终值黏度为7.50 c P;βEWS-DE22的溶解度是原糯米淀粉的6.8倍,膨胀力是原糯米淀粉的9.64%,终值黏度为67.50 c P,不利于维持凝胶强度,但βEWS优于αEWS;相关性分析表明新鲜米糕的硬度、咀嚼性、弹性和比容与EWS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p<0.01),当EWS黏度、吸水率和膨胀力过低、溶解度过高时会导致米糕过软,不易维持形状;随着DE值的增加,回生28 d后EWS的糊化温度升高,最高升高7.04°C,晶型和红外吸收峰谱与糯米淀粉无明显差异,回生过程中形成B型结晶,回生程度下降,βEWS回生程度显著低于αEWS(p<0.05),与米糕回生趋势一致;SEM放大倍数相同下的颗粒形貌表明,回生后EWS形貌呈网孔状,同时EWS也使储藏期米糕的水分流动性下降程度减小,T22整体上随DE值的增大而增大,并保留更多的水分以半结合水状态存在,βEWS持水性优于αEWS。
其他文献
高速经济发展带来的人为干扰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敏感程度,基于深圳市MODIS/NDVI遥感数据、高程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壤数据集,以水土流失作为本次生态敏感性的评价内容,选取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度坡长和地表植被覆盖共4项指标因子,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对深圳市生态敏感性开展单因子和综合分级评价,综合分析深圳市生态敏感性的分布特征和地域差异,可为深圳市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和生态功能补偿修复工作提
非虚构文学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的一大景观。作家们在回眸知识分子的命运,关注各种社会问题,探询历史(从政治史到民间史)的复杂性,发掘各方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等方面都取得了超越现代非虚构文学的丰厚成果,因此值得研究,使之进一步发扬光大。非虚构文学经典的教育也因此应该成为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文立足高中地理课堂,从实际学情出发,针对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在高考背景下,如何提高地理核心课堂效率,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以达到高考的要求,希望可以为高中地理课堂的教与学提供一些建议。
针对选煤厂在实际生产中缺乏高效的煤泥水分在线检测问题,通过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进行了基于浮选精煤图像的水分检测试验,对图像特征与水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多元多项式回归分析法建立浮选精煤水分与特征值的数学模型,根据逐步回归算法得到最终的最优水分预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煤泥水分含量与煤泥表面的亮度呈正相关关系;水分与特征值之间在特定区间内存在较为明显的单调递增关系;以图像灰度特征值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
临床上儿科领域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OLDU)较为常见。其中,新生儿OLDU发生比例高于其他年龄儿童,且儿科OLDU在重症监护室(ICU)、神经科、肿瘤科、风湿免疫科等科室发生比例较高,抗感染药物等临床常用药的OLDU情况最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为OLDU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OLDU的循证证据尚缺少系统性、规范性的资料,且儿科OLDU的真实世界证据水平偏低。《山东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
基于遥感长时间序列的分析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完整、全面的特征规律,本文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域,开展了生态指数遥感估算及分析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 (GEE)分析了2000年以来逐年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湿度指数(Wet)、盐分指数(SI3)、遥感生态指数(RSEI),获得了完整、细致长时间序列的分析结果。考虑到黄河三角洲的区域特点,引入了盐分指数(SI3)与遥感生态
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相对而言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在当前教育发展过程当中,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新高考模式的落实,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都需要进行全面的优化改进,其中地理教学的改进势在必行。为了迎合新高考模式的变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工作要求,实施改进措施,推动教学优化。基于此,文章从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入手,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改进措施。
<正>最早圆号是出现在欧洲,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圆号在演奏中的使用也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圆号的音域是非常宽广的,音色也较为多变,圆号能在管弦乐队中起到声部转换的桥梁作用。圆号声部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不仅能在管弦乐队中表现出音响特性,还能融合其他的乐器声部,形成具有穿透力的音乐。为了展现出圆号声部的魅力,需要演奏者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乐器演奏的基本功,并且还要有灵活与快速的判断能力,能够把圆号的过渡连接作
期刊
作业是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业和教学、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将作业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探讨基于单元整体学习任务的作业设计。重视作业设计的整体性,加强作业设计的多样性,重视作业设计的过程评价,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帮助学生获得典型而深刻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