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服务企业,其业务范围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为主,还包括信托、租赁、保管、汇兑、咨询、代客理财等多项业务。商业银行以其机构众多、业务量大、辐射面广、资金雄厚而成为当今世界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所以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的风险不同于一般行业,它的80%—90%的资产来自客户手中,而非自有资产,一旦贷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风险发生。因此,商业银行具有内在脆弱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自由化、创新化的发展,全球金融业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日本大和银行破产、东南亚金融危机频频发生,与其相伴的蔓延效应使风险迅速扩散,产生巨大的波及和放大效应,严重地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安全。究其原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失效是造成银行业危机的重要原因,银行业的脆弱性和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各国监管机构的重要课题。二十多年来的体制改革,给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业带来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观念、技术、方法、体系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银行业的不安全因素也日益浮现出来,尤其是不断积聚的大量银行不良资产,不断暴露的大案要案直接威胁着我国银行体系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法国兴业银行事件的发生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为我国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目前,作为中国金融业主体的银行业不安全因素的大量存在,严重影响到银行体系的稳定,甚至危及到国家的稳定和安全。这些风险的产生,除旧体制的问题积累,经济转轨时期经济改革成本的转嫁,金融监管乏力,以及日益加深的国际金融环境影响等外部因素外,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和内部控制不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各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上进展迅速,但与国际先进金融机构相比,依然存有很大差距。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为了有利于其健康发展,增强其内外竞争力,健全内部控制和完善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前最重要和迫切的任务之一。目前国内关于内部控制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运用的研究,主要围绕的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并没有切实的分析内部控制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因此,有必要在此详细分析内部控制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运用的对策。本文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结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特点,通过概括内部控制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经验教训,从风险文化、风险评估体系、信息系统、内部监督等四个方面对完善内部控制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运用提出对策。文章的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介绍了西方内部控制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演进及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文章的第二部分,根据文章第一部分的基本理论,对内部控制、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特点。文章的第三部分,概括了内部控制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的第四部分,从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入手,为文章第五部分的提出对策提供经验借鉴。文章的第五部分,从培育风险文化、建立完善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快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完善内部控制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对策。文章的第六部分,提出本文的结论并指出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