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为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解除疼痛及重建关节功能的手段之一。髋关节置换术后3/4患者会出现较明显的以手术创伤为主的急性疼痛,不仅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锻炼;还会引起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的改变,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进一步产生精神心理改变。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虽然PCEA是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临床上仍有镇痛不全的情况发生,同时经常伴随尿潴留、低血压、皮肤瘙痒、及运动阻滞发生。因此,本实验目的是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使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基础上,复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或经皮穴位电刺激的镇痛作用,探讨其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实验是随机、对照实验。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四组,每组20例,其中数据脱落15例,最终纳入研究为65例。通过抽取不透光的密封信封,将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单纯硬膜外镇痛组(对照组,C组);B超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B超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组(FT组)。四组均行腰硬联合阻滞,术毕连接PCEA。F组及FT组在腰硬联合阻滞后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T组在行腰硬联合前贴好电极片及调试适宜刺激强度,待腰硬联合阻滞完成体位改成仰卧位后开始电刺激。T组与FT组术后12、24小时行一次经皮穴位电刺激。观察四组术后24h镇痛泵药物消耗量,术后1h、2h、4h、8h、12h、24h、48h安静时WAS评分,镇痛效果优良率,术后1-2日额外止痛药使用量,术后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瘙痒、低血压、呼吸抑制等),术后1-2日睡眠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四组术后1、2、4、8、12、24、48小时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镇痛泵药物消耗量无明显差异,P>0.05。2.使用髂筋膜间隙阻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提高单纯使用硬膜外镇痛优良率(75%vs87%)。3.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B超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组(FT组)术后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C组)、B超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P<0.05。而四组术后恶心、瘙痒、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本次实验中无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4.四组术后2天睡眠质量、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多模式镇痛方式能弥补单纯硬膜外镇痛镇痛不全的情况,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舒适度、康复等方面具有临床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