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AA高速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路用性能及应用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mon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汽车轴载加重以及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的综合影响,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十分严重,特别是车辙破坏,已成为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为了解决车辙病害,国内外道路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igh Modulus Asphalt Concrete,HMAC)是一种高温稳定性能十分出色的新型路面材料,特别是将其设置在下面层附近时,抗车辙效果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依托埃塞AA高速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工程,对应用于路面基层HMAC的级配组成设计和路用性能进行研究。  首先,依托工程,对现场原材料进行检测,并采用湿法改性方法制备HMAC。对添加剂型HMAC的改性工艺进行了总结。  其次,根据AA高速路面结构计算结果,对路面基层采用的HMAC-25进行级配设计。采用填充试验进行粗集料设计,i法进行细集料设计,并通过填充试验和马歇尔试验对级配进行优化,最后得到HMAC-25的合理级配范围。选取HMAC-25合理级配范围的中值曲线,分别掺加0%、0.3%、0.6%、0.9%的高模量剂进行各项试验,借助灰关联分析法对各试验指标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HMAC-25的最佳掺量为0.45%,并提出高模量剂最佳掺量的确定方法—灰关联确定法。  再次,选取HMAC-25合理级配范围上限、中值、下限三条级配曲线,并分别掺加0%和0.45%(最佳掺量)的高模量剂,对不同级配和不同掺量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低温性能以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标准的建议取值范围。  最后,通过铺筑埃塞AA高速试验路,验证了HMAC路用性能的优势,并对HMAC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为HMAC在基层的应用和推广积累了经验。
其他文献
自从石墨烯被发现以来,二维材料以其特殊的性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目前,有关二维材料的研究已经超出石墨烯材料本身,逐步扩展到具有石墨烯层状结构的其他材料。硫族金属
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协作频谱感知中安全问题,分析了模拟"主用户"PUE和篡改感知数据SSDF两种攻击方式,重点研究了SSDF攻击下的协作频谱感知安全方案。在比较现有抗SSDF攻击方案协作感知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四门限决策的改进型WSPRT。结果表明,改进型WSPRT方案相比于传统方案,具有更好的协作感知性能。
预应力锚索作为近代岩土工程加固的一个主要方法,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是把预应力锚索运用到隧道和地下工程中,还是一个新颖的研究项目,本文在边坡工程等相关岩土工
随着网络信息容量的不断增加,通信网络节点受“电子瓶颈”的限制,难以满足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处理要求,构建以相位编码全光信号处理为基础的全光网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论
面对铁道部组织集中会议编制列车运行图耗时长、组织过程复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缺点,异地联网编制列车运行图已成为铁路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中急需攻克的关键。联网编图条
干涉测量的方法具有非接触、全场测量和高精度的特点,故广泛应用于检测三维面形、微小位移和变形等。散斑干涉测量法可用于检测物体的应力和缺陷,而剪切散斑干涉测量法可以直接
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是一种具有空间周期性网状三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具有高比表面积,大的孔隙率,成本低和结构可调性等突出优点,使得此种材料在催
面临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各国不断探究环境保护与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一系列以碳税、碳交易及碳补贴为代表的碳减排政策正逐步广泛推广。为了推动低碳高效的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