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图贸易,也称回易或回图等,是由官府或军队经营的赢利性商业行为。回易的制度化始于隋朝。唐末五代时期,由于地方割据势力的坐大,军队回易出现了扩大化的趋势。北宋建国之后,朝廷对军队回易行为的态度或禁或放,屡经变化,大抵是根据时局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终北宋之世,军队回易活动始终存在,其经营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北宋初年承袭五代风习,沿边将帅普遍从事回图贸易,享有免税特权,所得利润用于养士用间、巩固边防,形成了北宋军队活动的一项鲜明特色。自宋仁宗时起,沿边官府的回易行为也日渐增多。由于宋代沿边州军存在行政与军政长官合一的制度,官府与军队的回易行为时常重合。绝大部分情况下,沿边官府进行的回易实际上只是军队回易的变体。北宋军队回易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国家政策的放纵、募兵制的实行与军费负担的压力、舆论的支持与朝廷的姑息。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对当时的社会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军事国防建设、国家财政收入和商品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阶段性的、片面的,而消极影响却是长期的,并且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诸多不同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