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面对职业危害风险的感知程度决定了职业人可能承受的职业危害的程度。尽量降低职业人承受职业危害的程度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而通过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育龄期护士作为生育的特殊群体数量增加,本研究通过对育龄期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风险感知的现状进行统计学分析,为科学制订防范护士职业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安国市的三所市级医院育龄期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职业风险感知自评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不同职称、学历、科别的育龄期护士面对各种职业危害风险感知的现状进行评定,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确定育龄期护士风险感知的现状。结果:育龄期护士对职业性危害的风险感知与年龄、护龄和工作时间有关,由于倒夜班,加班所导致的身心损害及压力,不能兼顾家庭,导致家庭关系紧张这个条目是风险指数最高的不可容许的职业风险。不同科室护理人员面对护理职业危害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面对化学性伤害及生物性伤害风险感知指数偏高,急诊科面对意外和侵袭性危害风险感知指数及物理性风险指数偏高,而ICU面对人体力学伤害风险指数偏高。生理心理危害风险指数普遍较高。其中职业危害风险感知得分最高的是急诊科,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得分最高,高于其他科室。采取相关措施尽量减少职业风险因素对育龄期护士造成的伤害。结论:育龄期护士职业风险感知的程度稍低;职业风险感知程度与工作时间及晋升有关。在护校系统护理教育中及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时,开设职业风险教育相关课程,提高育龄期护士职业风险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倡导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增加院感监察力度,规避职业危害,参加职业保险,从而降低职业危害对护士造成的伤害,重视职业安全的同时,能够使医院在极大地方便和满足病人需要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育龄期护士这一特殊团体,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让这个世界充满爱,使她们能够安全的工作,并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