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CO<,2>驱油渗流规律宏观描述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采用注水开发的陆相油田,由于油藏非均质性等原因的影响,开发效果难以令人满意。CO2作为温室气体同时也是一种无污染的驱替剂,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研究中。实践已经证明对于水驱效果不好的低渗透和小断块油藏低渗透油田,CO2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而我国针对CO2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低渗透油藏CO2驱油渗流规律的描述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低渗透油藏条件下建立了考虑CO2驱油特性、毛管力和启动压力梯度的一维非混相CO2驱油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原油的粘度越高,CO2的降粘效果越明显,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CO2在原油中溶解度随之下降;毛管力的存在使压力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油藏CO2驱油影响不大。因此,对低渗透性油藏可以应用CO2作为驱替剂进行开发。本文考虑低渗透油藏CO2驱油特点建立了一维活塞式驱替数学模型,对粘性指进的表征方法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回归了注采压差与油层温度对粘性指进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注采压差的增大,粘性指进程度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保持注采压差恒定时,随着油层温度的升高,CO2驱油粘性指进程度呈增长的趋势;油区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会导致粘性指进严重。建立了考虑传质扩散机理的CO2混相驱油数学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重点分析了传质扩散机理对CO2驱油的影响。针对流体粘度的修正问题,对比了浓度加权修正方法与经验公式修正方法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考虑传质扩散作用的CO2浓度分布要超前于未考虑传质扩散时的CO2浓度分布;浓度加权修正方法得出的CO2浓度值要大于经验公式方法得出的浓度值;由于经验公式方法充分考虑了CO2溶解特性和驱油特性,因而更适合于CO2驱油时流体参数的修正。
其他文献
低渗透油藏表现为非线性渗流特征,其渗流规律不再遵循经典的达西定律。但目前,对低渗透油藏的描述普遍采用带启动压力梯度的渗流规律,有时甚至直接用达西定律,这显然是一种近似的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煤层气、水两相的流动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本论文对煤层气的储层特征、渗流机理等进行了研究。重点考虑了煤层气吸附/解吸效应、储层压力变化和温度变
相较于轮式机器人,足式机器人具有更好的非连续地形适应性,但在运动速度与能耗效率上,足式机器人尚低于轮式机器人。因而如何在利用足式机器人的优点的情况下,提高足式机器人
根据德国一家汽车市场预测机构的统计,201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亿辆,而且未来7年还要增长20%。随着车辆的与日俱增,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公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内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逐年增高,而管道运输既方便快捷,成本又低,是油气运输的理想方式。但是,随着管道运输比重的逐渐增强,国内管道泄漏事故频发,
艺术理论中有一个非常浅显的原理:艺术作品转换形式时,必须遵循新形式的规律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新的作品。新闻也是这样,作为内核的新闻信息本身是不能任意改变的,但是随着载
本文针对苏里格气田大部分气井进入中后期生产阶段,地层能量进一步下降,排水采气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优选出不同类型低产气井中后期适用的最佳排水采气工艺,优化完善合
随着轮胎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轮胎搬运分拣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自动化水平,桁架机器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但为获得大的跨度和驱动力,桁架机器人横梁通常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机器人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原始的人工移动机器人,到现在的复杂恶劣环境作业机器人,机器人的运动性能是迫切需要提高的部分。相较轮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