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或者”与“还是”的比较看《发展汉语》的教材编写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_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词汇教学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近义词辨析又构成了词汇教学的重难点。因为词汇教学同时涉及到汉字书写、语音与词语运用即语法等多个层面的知识。“或者”与“还是”作为一组汉语高频词,贯穿学习者初、中、高级整个学习阶段,并在相应的汉语教材中均有体现。目前关于“或者”与“还是”的研究成果颇多,主要集中在两个词的本体、教学、偏误以及二者的辨析等方面。而以某一教材为研究对象,观察统计二者在教材中动态变化的研究则较少。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材的分析:涉及到对不同类型教材的比较;或者对某一部教材中特定语法项目的分析;或者从横向角度对听、说、读、写某一分项技能的说明;也或者从纵向角度对初、中、高级某个特定阶段的探究。这些探究在语言材料的选择上多限于课文或课后习题,显然语料收集不够全面。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发展汉语》(第二版)。统计并梳理了全套教材(全28册)中含有“或者”与“还是”的五万余字的语言材料。从统计数据可知,“还是”在课本中应用十分广泛,与之相关的语料为“或者”的二倍。文中对“或者”与“还是”进行了本体研究,涉及到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并且着重分析了连词“或者”与副词“还是”的多重语义,且用表格将二者在初、中、高级阶段课本中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在语用方面,文章分析了“或者”的.单用与双用、任选与限选以及其在疑问句中的表现;对于“还是”的讨论,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其所在的两种特定句法结构;(2)选择项的论域与语义关系;(3)选择项的排序与拓展;(4)“还是”在疑问句与陈述句中的不同用法。此外,本文借助BCC语料库,选取了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有代表性的偏误句进行了分析,从而归纳出“或者”与“还是”常见的偏误类型。本文经过研究,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或者”与“还是”的异同。其相同点主要是在句法.语体、语用上有共通之处;不同点,主要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经过比较,发现了二者在语气、语用、句中表达方面存在差异。此外,本文也结合《发展汉语》(第二版)中“或者”与“还足”套叠使用的表现,对这种特殊用法所在的语境进行了阐述。最后,基于前文对“或者”与“还是”句法与语义等多个角度的说明,尝试着给《发展汉语》(第二版)今后的编修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了印证“或者”与“还是”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认知规律,本文将教材中二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依次进行了对照,得出教材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大纲拥有一致性的结论,也因此对教材编修提出了建议。一方面是,课本中生词与语法项目的排序要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相一致;另一方面是,课本中给出的英文注释要符合生词所在的具体语境,以便最大化地减轻学习者在词义理解上的负担,尽可能地避免因注释不当而造成习得偏误。
其他文献
2020年6月26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蘧常研究会、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复旦大学书法篆刻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纪念王蘧常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复旦求是进修学院召开,来自学术界、艺术界、媒体界三十余人相聚一堂,共同缅怀王蘧常先生的道德文章和音容行止。
期刊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经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命题原则中指出试题素材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真实问题情境组织命题,可见在教学环节中体现生活化尤为重要。作业作为教学环节的一个步骤,也应体现生活化。但是目前高中生物学作业多由学生独自完成,存在着较少联系生活和评价方式单调等问题。本研究将对生活化特色作业资源进行筛选并分类,构建高中生物学生活化特色作业的实施策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具有高侵袭性和高致死率的癌症。对于不可切除的或转移的CCA患者,以吉西他滨和顺铂为主的化疗是首先治疗方式。但由于多种抗药机制,包括:局部血药浓度不足;低剂量化疗药物会促进恶性肿瘤生长等,使得临床结果令人十分失望。由于纳米材料能够通过被动和主动靶向作用来改善药物携带的功效,使得纳米药物在肿瘤的靶向治疗中越来越受欢迎。在这里,我们将肝素(一种
学位
会话分析是从语言学角度探讨日常会话本身及其规律的研究,揭示了日常会话遵循的内部原则,有利于提高日常交际的效率,促进会话的顺利完成。情景剧《我爱我家》是我国家庭室内情景剧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九十年代北京一户普通人家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搞笑且颇具教育意义。本文将以研究较少的国内情景剧《我爱我家》的剧本台词为主,结合由萨克斯、杰斐逊等人提出的会话分析相关理论,从会话的整体结构、局部结构以及话轮交接方式等方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生物学课程在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注重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新课程改革也指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生物学教师往往只重视对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类比推理是形成科学假说的重要推理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
背景:肺动脉高压是指一组以肺动脉压力升高和肺循环阻力增大的一种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状态,严重的可以导致右心衰竭,是一种预后差,死亡率高的慢性肺循环疾病,它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种疾病相关的并发症。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是经典的肺动脉高压模型之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CT经肝代谢的毒性产物引起内皮细胞损伤,释放多种炎症反应介质,引起肺动脉收缩,肺血
5E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探究式教学,在国外科学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包括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五个环节。近年来,理科教育对“科学思维”的关注度与日俱增,5E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将科学探究过程完整的呈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5E教学模式凸显的探究性和科学思维培育的必要性,都与课程标准要求高度吻合。因此,本研究尝试通过教学实践,探索5E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科
新课程改革及《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出和解决问题等课堂活动,促进科学思维的养成及终身学习能力发展。KWL(己知、想知、学知)教学模式是一种以KWL图表为媒介,有效衔接课前复习、课中探究、课后总结的完整模式。运用KWL教学模式进行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课教学,学生以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头脑风暴”,激活思维,培养提问能力及创造力,同时提升归纳概括能力。通过访谈深圳市龙
李商隐是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对其文学成就已有众多评论与研究。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李商隐诗歌的植物词汇进行微观研究,从一个侧面揭示李商隐诗歌、语言艺术及其魅力。本文研究对象是李商隐诗歌中的植物词汇。李商隐诗歌内容丰富,意象纷繁,其中植物就有百种之多,几乎可以触及晚唐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植物。当然除实际所见外,还有传统诗文中的典型植物意象。李商隐诗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种植物词汇,它们对形成李商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以及新课改的培养目标,都指出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生物学的课程目标,则指出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这与当前普遍存在的浅层学习现状相矛盾,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不失为解决该矛盾的一个可行思路。对于生物学科而言,只有学科中的核心知识,即生物学重要概念,才具有深度学习的必要性,故本研究探讨的是如何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一种指向高阶思维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