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远端医疗机构与患者的民事法律关系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m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程医疗有其跨时空、参与主体多等特性,使得远程医疗中主体间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由于远程医疗在我国实践应用已很多,因此参与主体间的法律关系的理清问题迫在眉睫。而法律关系中,远端医疗机构与患者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争执最大,所以应首先要明确。这样既可以方便远程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与划分,也可以极大调动广大患者、医生、医疗机构参加远程医疗的积极性。为给远程医疗的现有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及完善其立法,特选择这一课题,从现有法律规范出发,对远端医疗机构与患者的民事法律关系的界定做一研究。文章主要探讨的是我国远端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第一部分从国内外来界定远程医疗的概念,对远程医疗的主要类型做了重点分析,以及阐述了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疗的不同之处。同时分别从远端医疗机构的内涵和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情形两方面对远端医疗机构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探讨远端医疗机构与患者之民事法律关系的争议与特点,首先重点探讨了我国远端医疗机构与患者之民事法律关系的争议,主要有合同关系说、无法律关系说和区分说三种学说。其次,分别从会诊性和共同医疗性远程医疗两个不同视角对我国远端医疗机构与患者之民事法律关系做了充分论证,从而得出结论:远端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在共同医疗性远程医疗中,存在民事合同关系。最后,列举分析了远端医疗机构与患者之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远端医疗机构在与患者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远端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一般其民事权利都能得到很好保障,所以笔者重点探讨了远端医疗机构的民事义务,并相应给出了规范远端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建议。第四部分紧接第三部分,阐述了患者在与远端医疗机构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患者的民事权利尤其重要,需要具体措施以保障患者民事权利。当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民事义务,如交纳诊疗费用、如实陈述病情、配合医师治疗等。患者应遵守其义务规定,否则会承担法律责任。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电商的繁荣发展,以刷单炒信等方式严重破坏网络经营的行为日益猖獗。对此,可以在罪刑法定原则下,从保护法益、危害行为、行为对象等三方面重构破坏生产经营罪,由此惩治此类行为,保障电商健康发展。首先,在网络时代下,生产经营活动之财物已不仅仅体现为以机器设备、耕畜等为代表的物质性财物,而更多的体现为作为其生产经营要素的搜索排名、流量、粉丝等,反映产品或服务声誉等的无形的财产性利益。刑法将破坏生产经营
富勒的法律内在道德理论从法律自身逻辑的角度对法律定义进行了新的诠释,并重新定位了理性在法律中的角色。另一方面,他从程序角度提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良法标准,且他的互动性法律观有助于公民“忠于法律”的实现,促进了法学思维的养成。通过对富勒的法律内在道德理论的内容和价值进行挖掘,能够发现其理论对于我国法治建设的最重要的启示在于:制定良法以保障法律自身的正义性,注重从程序角度服务于实体目标,从而完善法律体系。
土地问题历来是中国治国安邦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关乎中国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本文以民国时期海南地区的司法档案为基础,针对土地案件,根据这一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探索当时海南的司法实践,对民国时期的海南土地诉讼案件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绪论部分介绍民国时期海南土地案件审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国内学界对民国时期土地案件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民国时期海南土
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外向型经济从自贸区模式进入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港阶段,彰显了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国家大力扶持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对海南独特的地理优势认可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为海南岛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对海南的未来发展规划和经济建设提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传媒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与此同时,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纷纷加大了对文化传媒业的支持力度。海南积极响应,建立了产业示范区,吸引众多文化传媒公司落户产业园区。最近几年,文化传媒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则需要从战略的角度开展深入探究。传媒企业在发展阶段,通常潜在着服务供给匮乏、经济收益和文化传播无法有机结合、在市场上的定位不明确,因此,客观分析
明确确定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应具备的法定资格,也是未成年人最佳利益原则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监护人的遴选,便于未成年人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还有利于对被监护人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然而我国《民法总则》只有监护人应具备“监护能力”的规定,并未明确监护人应具备的资格标准,刚刚颁布的《民法典》在婚姻家庭编对此也没有规定,显然,监护能力不能等同于监护资格。从100多个涉及未成年人监护诉讼案件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的融资模式不断涌现,股权让与担保作为其中的一种也随之兴盛。股权让与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以转让股权所有权的方式为债务提供担保,当债务得到履行时债权人将股权归还的一种担保方式。股权让与担保的优势在于不但效率高,灵活性强,更能为当事人节约交易成本,成为各中小型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虽然在当前民商事活动中股权让与担保适用广泛,但是在效力的认定上却存在着同类型的案件
自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分析哲学出现以后,专名问题就一直作为分析哲学的重要问题而被各位分析哲学家所重视和探讨。他们围绕着专名如何具有指称以及专名有无涵义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关于专名的问题却并未随着频繁而又激烈的学术讨论而得到彻底的解决,反而越来越展现出其复杂的一面。在本文中笔者将提出专名与概念关系的逻辑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引出我们对专名问题的讨论和反思。在本文中笔者将在回顾分析哲学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探
首先本文主要梳理了国外协商民主理论的发展脉络,对国外协商民主的内涵进行了概述,同时结合国外治理研究的情况,探讨了国外协商民主与治理的内在联系。而转到国内,本文除了对协商民主、治理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的回顾外,还重点对基层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进行了讨论。文章还提出要关注协商民主与治理的关系,更多的从治理的角度理解协商民主;要关注国内外话语体系的差异,在不同的治理情境下理解中西方协商民主;要在国家治理中加强
2019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监察法》中所有的调查措施中留置措施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留置”一词大家已经熟知,甚至成为反腐败中的重要节点。2018年国家新出台了《监察法》,在留置制度的设计中,留置措施格外惹眼;而且,在2018年新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有关留置措施与刑事强制措施衔接的问题也有涉及。一方面在制度上来说,留置措施与刑事强制措施衔接的具体内容还不够详细;另一方面在现实的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