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通信网的端到端加密终端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hzm_j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网中通信信号的传输经过移动终端、空中、基站、中继线路和交换设备等多个环节,面临众多的安全威胁。而目前移动通信网中所采用的安全措施并不能保证通信的安全性,无法满足公安、政府等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部门的要求,因此移动通信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端到端加密可以有效地解决移动通信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通过端到端加密,用户之间的信息在传输的全过程中以密文形式存在,可以有效防止非法窃听等多种攻击。此外端到端加密不需要对移动网络的基础设备进行修改,可行性高。目前在国外已经有部分基于移动通信网的端到端加密系统,但仍存在语音质量较差、需要特殊加密终端等问题,在安全性方面也存在许多隐患。这些问题涉及到认证、语音编解码、数据加解密和数据传输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并集中体现在作为端到端加密承载者的加密终端上。因此,需要对移动加密终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本文对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端到端加密终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总结分析加密终端自身安全性,完善加密数据传输模型,提出新型身份认证协议,研究设计端到端加密机制,设计实现加密终端等。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移动加密终端自身安全的分析与研究:分层次、系统地分析了加密终端自身的安全问题,研究并讨论了相关的安全技术。2、加密数据传输模型的研究与完善:分析目前移动通信网各种可能的加密数据通信方式,设计并完善加密通信传输模型。3、加密终端身份鉴别机制的研究:在对当前身份鉴别机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加密移动终端的特性,提出了新型高效安全的双向身份鉴别协议,并对协议的有效性、功能性、安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证明。4、加密终端中加密机制的研究与设计:充分考虑移动加密终端的特性,在研究当前的加密算法与密钥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加密终端适合采用的加密算法、工作模式和密钥管理体制。5、加密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根据对加密终端的研究,设计实现了移动加密终端,并对相关特性进行了测试和评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PD-L2分子的表达与RA疾病活动程度及其血清致炎细胞因子IL-17、TNF-α、IFN-γ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2例RA患
催化在现代化学化工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纳米材料由于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和活性中心数目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纳米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是多相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育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适应教育新课改发展的需要,是逐步实施素质
当前,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市场更是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各大企业为了迎合飞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开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转型,这样的转型不仅可以加快企业的发展速
<正>一、教材分析从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分析得知,考查数列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尤其是相关数列的题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而
背景:在一些四肢特殊部位,可吸收螺钉已取代金属螺钉,取得了良好的固定效果,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有关可吸收螺钉固定的并发症原因和预防措施的文献较少。目的:分析可吸
本试验的目的是探讨木薯叶饲喂肉鸭的效果和影响木薯叶利用的因素。将330只10日龄樱桃谷鸭随机分为10组,每组33只。1组(对照组)日粮按商业部饲料局提供的内用鸭饲养标准配制,2,3,4组日粮分别使用
为了使蔗糖自动化生产设备能在环境恶劣、干扰严重的制炼车间可靠运行,解决蔗糖结晶过程过饱和度等参数实时在线检测控制问题,以微波技术为基础,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和Zig Bee
<正> 《空翻筋斗》,是亚洲惟一健在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宣布挂笔并沉寂5年之后的复出之作。应该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新作没有理由不受瞩目,所以去年6月中旬《空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