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纳米结构局域光场增强和Fano共振理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15034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纳米结构能够支持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打破衍射极限,将传统光学推向亚波长纳米光学的方法。它有望应用于纳米尺度的光信息传输与处理,提高器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化,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对其周围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而且能够导致很强的局域电场增强,能够应用于表面增强光谱探测和生物化学传感探测器,有望将探测灵敏度推向单分子水平。本文重点研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增强和耦合特性,设计了不同的金属纳米结构,理论研究了局域光场的电场增强和其Fano共振特性,主要取得了如下创新性结果:(1)现在很多研究小组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使用针尖和狭缝结构去提高表面电场的强度。对于这两种结构来说,针尖的尖度和狭缝的宽度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针尖的尖度和狭缝的宽度很难无限度的提高,所以寻找新的提高表面电场增强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Comsol设计了一种同时包含针尖和狭缝的同心月牙圆盘结构,研究了在平面波光场照射下其局域电场增强(LFE)因子随结构参数的变化。在这种结构中,月牙结构的四极共振模式和狭缝的四极共振模式正好能够形成完美匹配,导致表面电场增强2-3个数量级。另外,通过改变结构的大小,其四级共振峰能在400到800nm波段内调谐。(2)在同心月牙圆盘结构中,其四极共振模式由于针尖和狭缝的耦合能够导致近700倍的电场增强,但是偶极和六极共振峰的电场增强没有出现明显的提高。另外其四极共振峰的电场增强仍然没有达到单分子探测水平。在本文中,我们进一步设计了偏心月牙圆盘结构,求解了其LFE因子随着结构参数的变化。在这种结构中,月牙与月牙形狭缝的共振模式非常类似,所以各极次共振模式都能够达到最佳匹配。偏心月牙圆盘结构的二极和六极峰电场增强能够达到700倍,其共振峰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可调,极大的提高了月牙圆盘结构的调谐性能。偏心月牙圆盘结构四极峰的LFE因子能够进一步提高到1400倍,为表面增强光谱学达到单分子探测水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3)表面等离激元结构之间的耦合能够形成Fano共振,降低金属的损耗,导致高的LFE。实验已经证实利用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Fano共振能够极大的提高生物传感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的灵敏度。金属圆环结构是一种具有高度调谐性能的纳米结构,能够支持多级暗态共振模式(dark mode)。在本文中,我们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Comsol设计了包含两个不同尺寸的相邻圆环结构(非对称双圆环结构),求解了它的消光谱。在这种结构中,大圆环的多极共振模式能够被小圆环的偶极共振模式激发。Fano共振能够通过激发大圆环的六极和八极共振峰来实现,这大大提高了圆环结构的Fano共振的调谐性。Fano共振将增加圆环结构的共振灵敏度,从而拓展它在高灵敏度化学和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正>如今拥有私人飞机的赵本山不仅带给我们一个真实的励志故事,更为我们梳理出了一个真实可行的文化品牌发展模式,但其商业模式中也埋着种种危机。1990年经过姜昆的引荐,赵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安全。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植物病毒检测方法,是有效防控检疫性植物病毒传入的重要手段
针对目前我国战场侦察雷达目标的识别主要靠人工完成这一现象 ,重点对战场上的几种典型地面活动目标———步兵、卡车和坦克回波多卜勒频谱进行分析 ,寻求几类目标的自动识别
社会资本理论是新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种崭新的解释方式,是介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社会资本理论这种全新的解释范式的产生,为学术界提供了
目的通过调查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前(防疫站时)、成立时和目前公共卫生(特指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人员状况,掌握疾控中心成立前后公共卫
块体非晶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磁学性能,但是单相块体非晶合金在超过极限载荷后表现为无宏观塑性变形的灾难性脆断,极大限制了非晶合金的应用范围。非晶基复合材料是改善非晶
<正> “风雨送 春归,飞雪迎 春到”。正当窗 外稀疏地飘落 着雪花时,电 话里传来了 《中国地名》萧总编的声音。他以报喜的口吻告诉我:“你的谈岑参的新疆地名诗一文已在2002
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地名学与古代民族的历史关系.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局部用药治疗顽固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顽固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2005年上海市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简称复旦二附中)开始了全校性的校本课程建设。其中作为复旦二附中校本课程建设之一的“中国打击乐”校本课程内容体系建构也就从此开始它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