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浪底库区东苗家滑坡体现有监测系统多建于2000年左右,其监测设备、传输通讯设施等技术落后,部分仪器工作失效,已不能满足地质灾害全天候实时监测的需要。如现有小浪底库区滑坡(变形)体地表变形监测仪器主要采用全站仪,其工作周期长、效率较低,受外界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很大,难以观测地表位移的实时变化;监测数据的传输需定期人工现场提取,自动化程度低,数据传输(通讯方式)已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因此,进行小浪底水利枢纽东苗家滑坡体现有监测系统的自动化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以小浪底库区东苗家滑坡体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资料、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和了解区域概况的基础上,分析滑坡的变形形成机制和变形破坏原因。运用数值模拟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以现有监测方案为背景,在对现有监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必要进行自动化改造的监测部位和监测项目,完成小浪底库区东苗家滑坡自动化监测的现场建设。具体内容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查明东苗家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小浪底库区东苗家滑坡体发育特征、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研究滑坡的成灾机制与规律。 2采用数值模拟方法FLAC3D,提出暴雨、库水位变化和地震因素控制下山体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建立典型滑坡三维地质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滑坡体应力、应变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3综合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及数值模拟的研究成果,揭示滑坡的变形机理,依据滑坡体的变形特征、变形机理和主滑动方向,确定滑坡监测的重点部位和内容,完成符合小浪底水利枢纽库区东苗家滑坡体监测要求的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