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式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目标,通过对基准税制的背离,给予纳税人的优惠安排;税式支出管理制度是实现这种优惠安排的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则是对税式支出成本、收益进行数据统计、估算和评价的方法体系,是对税式支出进行有效管理必备方法和手段。税式支出从国外引入已有20余年的历史,我国税式支出制度问题的研究也有了显著进展。但对我国来说,税式支出制度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建立税式支出制度的尝试也尚处于初创阶段。无论是在西方国家经验的消化、吸收、借鉴方面,还是在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制度构建方面,都还任重道远。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力图在进一步深入认识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对建立我国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涉及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较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较具体和较完整的税式支出估算和评价体系,以期对税式支出预算管理体制的完善有所帮助。文章的总体思路是:在对国外税式支出绩效评价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构建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最后,尝试运用构建的体系对我国税式支出的热点问题——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收益和成本进行估算,对政策有效性进行评价。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前言,简要介绍本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目前我国对税式支出的管理比较滞后,对优惠政策制定、实施缺乏数量化分析和科学评估,造成了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的不合理,也妨碍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清理工作。构建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在政策实施前对各方案的预期成本和收益进行估计,作为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的依据,从而提高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检验税式支出政策有效性,作为决定某项税式支出存废或进行政策调整的依据,有利于政府正确评价各种税收优惠的实际效果,提高税式支出政策的效率。税式支出概念是税式支出制度的理论基础,正确借鉴和运用税式支出概念,是构建中国税式支出制度的首要前提。为此,第二部分税式支出的一般分析,首先分析、归纳国外税式支出表述,概括我国税式支出的内涵,认为应包括:税式支出有具体的政策意图和目标;是对基准税制的一种偏离,其结果造成政府收入的损失;同时作为一项特殊的政府支出,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与直接支出相互替代等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税式支出的主要形式,它与直接支出的比较和选择。第三部分国外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借鉴。在对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和澳大利亚五国税式支出统计、估算方法、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等进行介绍和比较基础上,从项目鉴别、成本估算、收益估算和评价方法四个方面总结国外税式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手段,以及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局限性。希望通过比较、总结,为我国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安排提供经验借鉴。第四部分构建我国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必要性。针对我国税式支出的现状,分析税式支出在政策制定和管理两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认为正是由于缺乏对税式支出的估算和评价,造成了目前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的不合理,妨碍税收优惠政策的清理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系统的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而且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在政策制定、评价、增加透明度等方面的作用也进一步说明了构建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第五部分我国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对税式支出项目的鉴别作简要分析,接着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从总量分析和个量分析两个角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完整的税式支出估算和评价体系。首先,在定性分析方面,本文认为应从目标设置科学性、政策条件适应性和政策激励机制有效性三个方面分析、评价税式支出政策的有效性。其次,在定量分析方面,分总量和个量两个层次进行分析。总量分析主要涉及如何界定税式支出规模是否适度、税式支出规模的范围的界定、税式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税式支出适度规模的影响因素等问题。个量分析则围绕成本、收益、评估比较逐层深入,要点包括:其一,我国目前对成本的估算应适当舍繁就简,在内容上主要考虑税式支出直接成本,估算方法采用较为简单的“收入放弃法”,部分递延性税式支出采用“现值法”进行估算;其二,收益内容上不仅包括税式支出的有效性,还要考虑负效应,在估算方法上,由于其量化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主要采用指标量化衡量的方法;其三,在比较的内容上,应包含项目成本——收益直接比较、税式支出与等额直接支出收益比较和不同税式支出形式比较三个层次,评估方法也应按项目不同而相应选择。第六部分税式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以涉外税式支出为例。主要以涉外所得税税式支出政策为例,具体演示涉外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个量分析方法的运用。具体按照前面构建体系思路,分别对政策成本、收益两方面进行统计估算,并采用引资效应比和相关性分析两种方法,对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结论说明税收优惠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已大大减弱,涉外税式支出在吸引外资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创新点:1.对国外税式支出制度的介绍资料较多,但对各国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的文章较少。本文在借鉴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完整地归纳了美国、加拿大、德国等税式支出管理较为成熟的国家,在税式支出项目界定、统计、估算和评价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手段,为我国税式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比较充分的经验借鉴。2.国内对税收优惠没有一套较为详尽、完善的测评体系,对税收优惠在制定前进行预测,在实施后进行绩效评价,而且当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比较少。本文创新性地:引入“成本——效益”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构建税式支出估算和评价体系,并尝试运用构建的体系,从理论和计量分析两个方面对目前涉外所得税税式支出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今后税式支出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思路。不足:由于税式支出天然的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对其进行估算和评价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统计数据缺失和分析方法无现成章法可循的困难,而且鉴于本人学识有限,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论文在测评体系框架的构建过程中,考虑到成本、收益涉及的面较广,许多因素在实施中难以量化和获取数据,体系框架只包括成本和收益部分内容,具体测算时仅对有可供参考数据来源的这一层面进行分析,难以达到对涉及各种因素构造数理计量模型的程度。2.由于部分数据难以获得,在分析中采用一些替代指标分析,使分析的结论的适用性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