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乡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信念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教育信念是教师在个体认知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目的、自我、课程和教学、学生等所有与教育相关的现象与问题确信的看法,指导着教师的教育行动和教育认知活动。坚定而科学的教育信念,能够帮助乡村教师在迷茫的现实困境中找到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不致在教育实践的各种问题中迷失自我,也不致被物质利益冲昏头脑。坚定的教育信念可以使乡村教师坚守自身岗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信念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教育信念是教师在个体认知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目的、自我、课程和教学、学生等所有与教育相关的现象与问题确信的看法,指导着教师的教育行动和教育认知活动。坚定而科学的教育信念,能够帮助乡村教师在迷茫的现实困境中找到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不致在教育实践的各种问题中迷失自我,也不致被物质利益冲昏头脑。坚定的教育信念可以使乡村教师坚守自身岗位,并努力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当前国内外不乏对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却较少关注乡村教师这一群体的教育信念,基于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本研究以笔者初中母校——乡村Z初级中学作为研究场域,以Z初级中学的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田野考察的方法,在深入了解Z中学教师实际工作状况和个人成长经历的基础之上,探寻目前乡村教师所拥有的教育信念。研究发现,乡村教师教育信念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典型表征:忽视学生的自制力与主动性,注重对学生外在的管制与督促;把学生问题行为进行外在归因,推卸教育责任;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把教师职业看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教育信念淡漠等。究其根源是关于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培训较少,致使乡村教师难以形成科学的教育信念,面对信念冲突摇摆不定;乡村学校管理不够民主,领导教育信念落后,不利于乡村教师形成科学的教育信念。据此,提出以下两方面的建议:一方面,通过强化外部保障来促进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乡村教师自我反思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提升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
其他文献
本文总结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行为习惯、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需要从分析法律意识的内涵和结构入手,明确法律意识是由法律情感、法律认知和法律理念等部分构成,进而确立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目标内涵是塑造大学生的
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反映。它产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当时的文化建设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随着时代的发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深入地解剖了"一周CP"这一线上恋爱交友平台对于虚拟亲密关系的建构,并从其媒介使用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媒介期待、媒介的使用与满足和媒介的"弃用"与不
自20世纪中期以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性的肆意剥削和掠夺,造成尖锐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能否实现和谐统一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难题。当代人的时代困境及生态转向促使国内外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生活已由过去的单一化温饱型过渡到现往的多样化营养型.
本研究对江苏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的 10个品种、3种类型、6 3个样品、315个单株稻谷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 :干尖线虫病危害是造成江苏地区水稻“小穗头”大面积发生的直接原因 ,
<正>清乾隆时期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时的官窑瓷器以其品种丰富、造型精美、装饰繁缛、工艺复杂著称于世。其中,在乾隆早期出现的轧道粉
长期以来,美学偏离自身的基本任务,即对审美经验的分析和描述,以致成为变相的形而上学,陷入空洞模糊的境地。美学可以用心理学、语言学等方法分析和描述严格的审美经验,以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