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金融风险生成及防范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金融发展一直呈现出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为区域性风险的生成埋下了隐患。区域性金融风险一旦形成,必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何对区域的风险状况及抗风险能力做出准确评估,从而有效监控和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金融问题。  本文首先基于金融脆弱性、金融波动性和金融加速器等理论,在分析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内涵及特点基础上,通过流动性机制、资产价格机制、信贷机制等层面研究了区域性金融风险生成原因与传导机制。最后,基于宏观金融工程视角,运用资产负债表方法,从期限错配、货币错配、资本结构错配和清偿力风险四个角度对区域性金融风险进行定性分析;构建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通过资产市值波动率、违约距离、违约概率、信用溢价等风险指标的定量计算,对区域的金融风险进行测量,以期有效监控和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我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格局,导致金融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区域性特征。区域性金融虽具有双重性和突发性,但同时是可测量和控制的,因此对于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2、区域性风险的生成是多种行为交互作用的结果,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家庭(个人)的储蓄消费行为以及政府部门的政策行为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区域性风险的核心路径。  3、区域间金融市场债务链条的联系作用,使得在特定条件下,单个区域发生的金融风险很可能会迅速向其他区域蔓延,从而引发更大范围和规模的金融风险。
其他文献
20世纪以来,特别是工业化国家大量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致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显著上升,造成近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为了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学位
财政部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后,在实施新准则之后,会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内容与方法.此次研究主要是讨论新收入准则修订的内容,同时联合实务案例进行阐述,讨论新收入准则实施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