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后“第五位”建设目标之后,社会、生活、科研、教育各个领域都将“生态”放在突出位置,信息的“生态化”处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这是由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所决定的。微博作为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信息传播平台,存在着大量虚假信息、诽谤信息、冗余信息、污染信息等不和谐信息类型,这不仅浪费了网络资源,也带来了信息环境乃至社会环境的巨大破坏,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利于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信息生态理论入手,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基点研究微博信息生态化问题。利用复杂系统理论对信息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剖析,微博信息生态化就是整个系统的“生态化”,而非信息资源本身的生态化。生态信息是微博信息生态化的标准,探究生态信息的内涵,从能量观角度入手研究基于动能的生态信息运动和基于势差的生态信息运动,运动的生态信息才能实现信息价值的最大化。界定微博信息的内涵,分析微博信息的特点,并将微博不和谐信息进行分类,有助于更有针对性的实现微博信息生态化;研究微博信息传播的生命周期,根据“生态化”思想,以信息生态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高度界定微博信息生态化的内涵、特征,将前文所有内容解析透彻后开展微博信息生态化的原理研究,微博信息生态化有两个过程,针对微博信息资源的过滤以及针对微博信息环境的优化,构建微博信息生态化内容框架。微博信息过滤是微博信息生态化的一个过程,从基于用户行为的微博信息过滤过滤掉垃圾信息、无关信息,如特殊符号、表情、超链接等冗余信息,建立了话题树,根据话题数掌握微博中的热点话题;之后,研究基于内容的微博信息过滤,这种过滤方法则是在基于用户行为过滤时所建立的话题树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深入一层的过滤,对话题树中各个节点的微博信息内容进行过滤,使得最终输出的信息为生态信息,再者,根据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理论,确定微博信息环境优化的原则和目标,从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技术环境四维度展开优化。最后,以新浪微博为例,截取微博上具有较大转发量的虚假的信息进行过滤模拟分析,模拟了基于用户行为和内容的微博信息过滤原理与方法的实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