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自其诞生之后,历代都有对《史记》的研究,到清代,《史记》研究更是达到鼎盛,研究者与研究著作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各朝代。清代《史记》研究是史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清代学术的一部分。《史记》是文学与史学结合的典范,它不但是群史之领袖,而且被历代文人奉为文章之楷模。历来《史记》研究并非拘于一域,有侧重于文学的,有侧重于考据的,有侧重于历史评论的。清代《史记》研究也是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笔者根据清代《史记》研究著作内容的倾向性及个人对《史记》研究的理解,将其约略分为三派:辞章派、考据派和史论派。辞章一派,治《史记》以点评为主,侧重于文学方面,探究《史记》的表现形式,挖掘《史记》的审美价值,指引读者如何去欣赏《史记》文章之美,教导后学读文章的方法、写文章的策略。考据一派,治《史记》以校勘、训诂、注释、辨伪等方法为主,考订异同,去伪存真,解释名物,以恢复《史记》原本面貌为追求。史论一派,在真实材料的基础上,秉着客观、公允的态度,或从《史记》记载中钩稽史实,探寻历史规律,或论历史事件、人物,臧否得失,总以资鉴人君,致用当世为旨。三者都属于《史记》研究的范围,它们之间应该是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三者的发展并不均衡,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学风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而且各派自身在不同历史阶段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取得大小不同的成就。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将清代《史记》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对三派分别进行分析,在每个阶段列举各派代表著作,把握其研究特点及所得成就,以显示各派在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及三派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清初(顺治-康熙)《史记》研究以辞章派为最显,考据派为初兴;清中(雍正-嘉庆)及晚清(道光-宣统)《史记》研究则是考据派占主流,辞章派相对暗淡,而史论一派则从未大盛过,始终微弱,显示出清代在这一方面研究的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