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压力,北京市政府于2010年12月23日正式对外颁布了名为《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的车辆限购政策。这一政策被公众形象的称为“限购令”。应该说,此项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放缓了北京市机动车数量的增长态势,有助于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压力,然而,随着政策的推行,它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据调查,公众除了对政策本身存在的漏洞感到不满之外,还普遍对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实施效果表示质疑和不解。这样一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政策的顺利贯彻和执行。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政策困境及其产生原因,笔者引用政治系统理论,对北京的车辆限购决策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和分析相关模型,北京的车辆限购决策系统存在如下问题:(1)在系统输入环节,以“内输入”为主导的选择性输入机制导致系统决策缺少对民意的调查和研究;(2)在系统转换环节,以“封闭转换”为特征的决策体系使系统缺乏多元参与和互动;(3)在系统输出和反馈环节,“强输出、弱反馈”的系统结构使得民意很难得到政府的持续关注和解决。对此,笔者有针对地提出如下对策:(1)在系统输入环节,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性的结构输入机制;(2)在系统转换环节,要建立更加开放、互动的决策体系;(3)在系统输出和反馈环节,必须切实保障“输出”与“反馈”的动态平衡。此外,良好的公共决策还需要我们保证公众可以更加有序、有效地参与到公共决策中来,并促进社会形成一种开放、交流的政治心理和文化规范。同时,伴随着公民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地方政府行政部门的服务和责任意识也需要随之提高,并改进传统的决策行为习惯,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最后,本文的分析结论不仅局限于北京车辆限购决策系统,它对于我国其它地方政府改进它们的公共决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政治系统论在解释我国的公共决策问题时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对此,我们还需要适当借鉴其它理论,从而弥补它的缺陷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