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下,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在妇科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分析,研究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及不足。方法:1.回顾性的分析了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因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由同一医师行手术治疗的91例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单孔腹腔镜组34例,传统腹腔镜组57例。2.比较两组患者一般基本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损伤情况、盆腔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应用抗生素天数、术后留置引流管天数、术后留置尿管的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3.采用GraphPad prism 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比较组间两两差异。定性资料用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当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在91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中,34例行单孔腹腔镜手术,57例行传统腹腔镜手术,两组患者的术前年龄、BMI、身高、腹部手术史以及生育史等一般情况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术中观察指标的比较单孔组和传统组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单孔组术中有4例血管及脏器损伤,传统组有1例,两组术中损伤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传统组相比,单孔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较长,两组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进行了盆腔淋巴结清扫,清扫淋巴结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术后观察指标的比较术后并发症中2组各发生了5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孔组与传统组的止痛药使用率为47.1%和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恢复时间分别为(2.0±0.5天)、(1.8±0.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抗生素使用、留置盆腔引流管、留置尿管、术后住院天数等观察指标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传统腹腔镜的器械是可以在单孔腹腔镜下完成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手术,近期手术效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似,为追求“无疤痕”妇女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在同样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下,单孔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高于传统腹腔镜组,说明单孔腹腔镜技术增加了手术难度,需要术者在成熟的传统腹腔基础下多加练习。在同样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下,单孔腹腔镜组的止痛药使用率以及术后排气恢复时间均高于传统腹腔镜组,对此方面单孔腹腔镜不具有优势,术前应与追求“无疤痕”患者全面沟通下谨慎的选择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