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研究者们对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评论和阐释。从宗教哲学方面入手的学者普遍认为小说无论从人物形象还是故事情节都与《圣经》形成了鲜明的互文性;然而,我们在肯定基督教正典对作家创作施加的重大影响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布尔加科夫站在比基督教更宽广的角度,对宗教神话题材进行了再演绎和再创作。
《大师和玛格丽特》既宣扬了正统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也传递了《以诺书》、《犹大福音》等伪经次经,同时还浸透了共济会、希伯来神秘主义哲学,诺斯替主义等异教学说的思想以及与西方理性主义不同,在“独特的东正教思维”基础上独创的俄罗斯宗教哲学,尤其是弗·索洛维约夫、谢·布尔加科夫、别尔嘉耶夫、弗洛连斯基等人的思想精髓。
布尔加科夫自称为“神秘主义作家”,这种神秘主义倾向究竟如何在小说人物形象和创作思维中加以体现?本文即从沃兰德随从的姓名来源、所借鉴的神话传说,玛格丽特的艺术形象及与此相关的宗教哲学根源入手,试图分析《圣经》的次经伪经、共济会教义仪式、欧洲中世纪恶魔传说等神秘学说、“索菲亚”、“永恒女性”和“世界灵魂”等宗教哲学思想对于《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创作影响,从而逐步探索布尔加科夫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及复杂深邃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