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态监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变化,分析百草枯中毒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共43例,并排除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其他药物中毒者,其中男性21人,女性22人,平均年龄(37.72±14.96)岁,服毒剂量在20-200m1左右,以入院2周存活为标准,分为死亡组18例,存活组25例。于患者中毒的第1、3、7、14天分别采取空腹静脉血5ml及留取中段晨尿,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胱抑素(CysC).肌酐(Scr)、尿素氮(BUN)、p2-微球蛋白(p2-MG)及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水平。同时随机选取期间来我院查体患者20例为对照组,并排除患有急慢性肾脏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5.00±10.08)岁,取静脉血5ml和留取尿液。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存活组和死亡组的血清CysC及尿NGAL的水平出现明显升高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和死亡组的血清Cys-C及尿NGAL的水平较血清BUN、SCr升高更显著。死亡组的血清Scr、BUN、Cys-C及尿NGAL水平,均较存活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中毒的第1天,血清CysC及尿NGAL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血清CysC和尿NGAL能早期反映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肾脏损伤。在中毒的第3天,血清BUN及Scr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血清BUN及Scr反应肾脏损伤方面灵敏度滞后于血清CysC及尿NGAL,血清CysC及尿NGAL可作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中毒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CysC、BUN和尿NGAL均有较明显的动态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Scr曲线下面积为0.758,以90.7umol/L为截断点时,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66.7%,特异性为97.8%;BUN曲线下面积为0.810,以5.905mmol/L为截断点时,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72.2%,特异性为91.1%;β2-MG曲线下面积为0.778,以2.065mg/L为截断点时,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62.2%,特异性为83.3%;CysC曲线下面积为0.848,以1.94umol/L为截断点时,预测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66.7%,特异性为95.6%;尿NGAL曲线下面积为0.831,尿NGAL以58.64ug/L为截断点时,预测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61.1%,特异性为95.6%。结论:1、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出现肾损伤,提示患者预后差。2、血清CysC和尿NGAL是百草枯中毒急性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