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Gli1及Notch1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及口腔正常小涎腺中的表达情况及在其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分析二者与ACC患者的病理分型、神经侵袭、淋巴结转移、T分期、侵犯相邻组织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及与ACC的发生和发展之间的联系,探讨ACC患者预后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ACC的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57例ACC组织(手术切除存档蜡块)及手术切除的口腔正常小涎腺组织30例(新鲜包埋蜡块)中Gli1及Notch1蛋白的表达情况。2:对其中38例ACC患者进行随访并分析其预后因素。3:运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数据,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免疫组化结果:1:Gli1在正常小涎腺中不表达,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为57.9%,两者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Notch1在正常小涎腺组织和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分别为30%和77.2%,两者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Gli1的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型、T分期之间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Notch1的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型、T分期、侵犯相邻组织间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Gli1与Notch1之间无相关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38例患者,3、5、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79%、9%。单因素分析示: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Notch1的表达、T分期、侵犯相邻组织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多因素分析示:Notch1的表达、T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在ACC中,Gli1及Notch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小涎腺组织,提示在ACC中Gli1及Notch1基因被激活。2:Gli1及Notch1的表达与病理分型、T分期有关,说明此两因子的激活可能参与ACC的发生及发展。3:Notch1的表达及肿瘤分期有望成为ACC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