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蓝在单孔腹腔镜保留淋巴管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r34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操作空间小,结扎精索血管束分离淋巴管困难的情况下,向睾丸鞘膜腔注射亚甲蓝后,经脐部单孔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并保留淋巴管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35例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其中15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淋巴管显影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侧均为左侧。该组患者均接受了单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并保留了淋巴管,术中向睾丸鞘膜腔内注入亚甲蓝3m L,等待淋巴管充分显影后,用带线疝针经皮穿刺避开精索内淋巴管的同时高位结扎精索血管术,观察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20例行脐单孔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侧均为左侧。此组患者在行单孔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时未保留淋巴管,观察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结果:单孔不保留淋巴管组,根据临床症状分级,其中Ⅱ度5例,Ⅲ度15例,所有Ⅱ度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随诊,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其中5例以阴囊坠胀感就诊,15例以肉眼可见阴囊肿物就诊。患者年龄10~14岁,平均年龄为12.50±1.3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确诊,患者精索静脉内径2.30~4.80 mm,平均内径为3.13±0.09 mm。术前左右睾丸体积差0.02~1.57 mm3,平均体积差值为0.57±0.50 mm3。睾丸萎缩指数0.01~0.27,平均萎缩指数为0.10±0.09。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不保留淋巴管高位结扎精索静脉,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时间为30.30±5.65min,住院时间2~5d,平均时间为3.20±0.70 d。术后随访6~18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双侧睾丸体积明显增大,左侧睾丸体积平均改变为1.60±0.51 mm3,右侧睾丸平均体积改变为1.37±0.42 mm3。阴囊肿物、阴囊坠胀感均获得改善,无复发,无睾丸萎缩,2例患者并发鞘膜积液,并发率为0.1。单孔保留淋巴管组,根据临床症状分级,其中Ⅱ度4例,Ⅲ度为11例,所有Ⅱ度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随诊,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其中3例以阴囊坠胀感就诊,12例以肉眼可见阴囊肿物就诊。患者年龄11~14岁,平均年龄为12.67±1.0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确诊,患者精索静脉内径为2.40~4.80 mm,平均内径为3.37±0.67 mm。术前左右睾丸体积差为0.02~1.42 mm3,平均体积差为0.70±0.47 mm3。睾丸萎缩指数0.01~0.22,平均萎缩指数为0.12±0.07。所有患者均行单孔腹腔镜下保留淋巴管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手术均成功,至少保留1根淋巴管,从注射到显影时间为30~90 s,平均时间为60.40±20.03 s。手术时间33~60 min,平均时间为40.13±11.25 min。患者住院时间1~6 d,平均时间为3.40±1.40d,阴囊染色消失时间为3~7 d,平均时间为4.40±1.45 d。术后随访6~18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双侧睾丸体积明显增大,左侧睾丸体积平均改变体积为1.68±0.52 mm3,右侧睾丸平均改变体积为1.58±0.44 mm3。阴囊肿物、阴囊坠胀感均获得改善,无复发,无鞘膜积液、阴囊色素沉积、睾丸萎缩。结论:通过单孔腹腔镜下睾丸鞘膜腔内注射亚甲蓝来保留淋巴管治疗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可以使精索内淋巴管清晰显影,便于保留淋巴管,避免术后并发鞘膜积液。
其他文献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形成的瘢痕,会引起患者的疼痛,不适,瘙痒等。与其他类型瘢痕相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形成的瘢痕也是一种良性皮肤病,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大量沉积是瘢痕的基本特征。阐明瘢痕形成的具体机制对瘢痕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体外细胞水平阐明RAB27B基因对女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加深对瘢痕发生发展的了解,并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常伴有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损伤。近年来,细胞焦亡是炎性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而Gasdermin D(GSDMD)是细胞焦亡的关键蛋白,在Caspase激活后,GSDMD可裂解为N端和C端,其中N端可以在细胞膜上打孔,使细胞裂解焦亡。细胞焦亡在感染性疾病肠道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SAP所造成的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中是否发挥
目的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全球每年约有160万人死于肺癌。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5%,是肺癌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虽然近年来肺癌的诊疗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和提高,但是由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问题,肺癌的治愈率和五年生存率仍然很低。因此,探索肺癌复发转移的机制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造血底物相关蛋白1(HAX-1)是由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系统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是RA患者第一位死因。RA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机制不清,现有研究提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IL6在诱导平滑肌血管钙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机制不明。本研究旨在探讨IL6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成骨样分化及钙化的跨膜信号转导机制。方法:1.体外培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在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A.fumigatus)性角膜炎中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1)烟曲霉菌感染C57BL/6小鼠角膜,建立小鼠烟曲霉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通过ELISA检测正常组和感染组小鼠角膜中的LXA4的含量;(2)建立小鼠烟曲霉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使用5μL浓度为6μmol/L LXA4局部滴
目的:探究TAGL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及影响,发现与之相关的信号通路,寻找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的干预治疗靶点。方法: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集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因患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并行甲状腺切除术的100例患者的PTC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提取RNA及蛋白,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Western blot方法分析PTC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AGLN
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是一类涉及全身多器官小血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项研究均证实,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具有致病性,直接参与了AAV的病程。病因学研究提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发病与慢性支气管炎等长期慢性炎症疾病相关。本研究提出假说:慢性支气管炎炎症微环境下反复感染可通过释放NETs,胞内抗原暴露,激活免疫系统,导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产生。本研究将通过
目的:Nicotiflorin是睡莲花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炎、镇痛和神经保护的作用。通过分子对接显示,Nicotiflorin与肾脏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具有相互作用的位点,但Nicotiflorin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Nicotiflorin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诱导的AKI的影响及
背景:低龄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根据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岁、4岁和5岁儿童的患龋率分别为50.8%、63.6%和71.9%。ECC对牙齿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会导致急性疼痛,牙齿缺损脱落,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因此,对ECC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唾液是龋病发生的局部微环境,而其中的微生物和生化成分与龋病进展的空间关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睡眠问题和胃肠道问题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患睡眠问题及胃肠道问题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更好地改善ASD儿童的临床症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诊断标准的121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作为ASD儿童组,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内与ASD儿童组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135例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