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宾虹是是中国近代卓越的艺术家,是中国画精华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他的艺术理论与绘画实践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识。他的绘画美学思想无论对于当时还是当今的中国绘画美学理论研究者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启示作用,甚至对于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意义。黄宾虹从探索民族文化源头入手,以“浑厚华滋”和“内美”的精神重塑为艺术创造的美学指归。 本文从黄宾虹的大美学观出发,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黄宾虹的艺术历程以及他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其艺术进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在黄宾虹的早期生涯中,生存疑问和投身社会运动是主导,也是他艺术理念最基本的现实来源。年过六十后,所谓“墨密厚重”、“浑厚华滋”的绘画风格逐渐开始显现出来。约八十四岁前后,自成风骨确立于世。他的艺术哲学在本体论上属于老庄哲学的范畴。“道”是黄宾虹美学思想的本体论根据,是其绘画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老庄两者思想的交织和其自身资质才情的因由,促使黄宾虹最终成就了一个复杂而又统一,纷繁而又澄净的境界。 第二部分,黄宾虹的绘画美学思想,本章分三节分别论述了黄宾虹品画的论述,黄宾虹的艺术理想,他的绘画发展史观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定。黄宾虹论画的内容包括他的上中下三品观和他对文人画和士夫画的进一步区分。黄宾虹的艺术理想分别是浑厚华滋的艺术追求和内美说。浑厚华滋将崇高与优美两对美学范畴,两种审美境界极为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内美”,既是由内而外的物质存在即笔墨精神,也是由外而内的精神存在。“君学重在外表,在于迎合人。民学重在精神,在于发挥自己。所以君学的美术,只讲外表整齐好看,民学则骨子里求精神的美”。黄宾虹认为中国绘画史就是君学与民学的演变发展史。黄宾虹是力主文化精神救国,甚至艺术救国的。他认为“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是民学的真正民间的画”。在他看来,中华民族学术与艺术的出路正在于发扬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