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绘画美学思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宾虹是是中国近代卓越的艺术家,是中国画精华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他的艺术理论与绘画实践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识。他的绘画美学思想无论对于当时还是当今的中国绘画美学理论研究者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启示作用,甚至对于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意义。黄宾虹从探索民族文化源头入手,以“浑厚华滋”和“内美”的精神重塑为艺术创造的美学指归。 本文从黄宾虹的大美学观出发,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黄宾虹的艺术历程以及他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其艺术进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在黄宾虹的早期生涯中,生存疑问和投身社会运动是主导,也是他艺术理念最基本的现实来源。年过六十后,所谓“墨密厚重”、“浑厚华滋”的绘画风格逐渐开始显现出来。约八十四岁前后,自成风骨确立于世。他的艺术哲学在本体论上属于老庄哲学的范畴。“道”是黄宾虹美学思想的本体论根据,是其绘画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老庄两者思想的交织和其自身资质才情的因由,促使黄宾虹最终成就了一个复杂而又统一,纷繁而又澄净的境界。 第二部分,黄宾虹的绘画美学思想,本章分三节分别论述了黄宾虹品画的论述,黄宾虹的艺术理想,他的绘画发展史观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定。黄宾虹论画的内容包括他的上中下三品观和他对文人画和士夫画的进一步区分。黄宾虹的艺术理想分别是浑厚华滋的艺术追求和内美说。浑厚华滋将崇高与优美两对美学范畴,两种审美境界极为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内美”,既是由内而外的物质存在即笔墨精神,也是由外而内的精神存在。“君学重在外表,在于迎合人。民学重在精神,在于发挥自己。所以君学的美术,只讲外表整齐好看,民学则骨子里求精神的美”。黄宾虹认为中国绘画史就是君学与民学的演变发展史。黄宾虹是力主文化精神救国,甚至艺术救国的。他认为“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是民学的真正民间的画”。在他看来,中华民族学术与艺术的出路正在于发扬民学。
其他文献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第2位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VaD包括血管性因素导致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认知
随着全球对溴代阻燃剂的禁用,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OPEs)已成为溴代阻燃剂的主要替代品,其产量与用量逐年升高,并且OPEs极易释放到环境中,因此,近年来OPEs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
目的对具有中风危险因素人群通过综合针法(体针、腹针、耳穴、刺络放血、穴位贴敷等)干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440例具有中风危险因素的对象,治疗组228例,对照组21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的深入,网络安全日益重要。统计表明目前全球85%的网络采用的是以太网技术,然而我们使用的以太网芯片却一直依靠国外的芯片制造商,这使得我们的网
目的观察并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医证型及胰岛素抵抗情况。方法统计45例PCOS患者的中医证型,按照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分为虚证组22例和实证组23例,采用SPSS13.0软件对
<正>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慢性、具有遗传特性的神经症,年患病率约0.8%,终身患病率为1%~2%。OCD的特征表现为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患者会有反复侵
<正>射柳,又称"扎柳",即用弓箭射柳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射箭活动。于两晋南北朝时期从鲜卑、匈奴等北方民族传入内地,直至清中叶仍十分盛行。"射柳"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周时期。
文化是教育的母体,一定的教育总是一定文化的产物。学校教育不仅是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而存在,更是特定的文化系统中衍生的一种文化范式。我国学校面临着较为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
本文介绍了《IMF协定》产生的历史背景、诞生过程及其发展完善,选取《IMF协定》中的一部分——外汇管制作为本文的出发点。通过介绍《IMF协定》有关外汇管制的规定,阐述了经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和阐明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探索有效的早期诊断和基因治疗手段,对最终战胜肝癌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探讨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