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税务机构是我国税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征管改革的不断推进,基层税务机构改革也不断进行。但由于缺乏成熟而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撑,各地的基层税务机构改革并不顺利,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机构撤了又并,并了又撤的怪现象,机构改革的效果十分不理想,机构设置现状十分不合理。归根结底,其错不在机构本身,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成熟的理论作支撑,基层机构设置成本过高,机构设置缺乏法治性,机构改革思路缺乏连贯性,匆忙上阵,对各方面因素考虑欠缺,导致现行基层税务机构面临诸多问题。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对传统的公共管理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理念:一是以效益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二是建立企业式政府和以顾客为导向的政府。三是引入市场机制,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本文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读,尤其是通过结合我国基层税务机构现状及问题的实际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出了一些我国基层税务机构改革的理论导向,并针对问题和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对论文的选题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等方面作概括性的阐述。第二部分,从总体上对新公共管理相关理论进行简要阐述。并简要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基层税务机构管理的启示。第三部分,着重分析我国基层税务机构的地位、特征、历史沿革等状况。对我国基层税务机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第四部分,着重分析当前我国基层税务机构存在的问题。特别结合新公共管理有关理论,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了问题的症结。第五部分通过对国外基层税务机构先进经验的借鉴,结合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完善我国税收管理的对策及建议。主要有:科学设置税务机构要遵循一定原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机构撤并;科学合理布局,降低税收成本;将税收机构与国家行政体制相配套;协调国地税撤并步伐;因时因地分步骤地进行机构撤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