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其所处的中学校园的环境景观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环境育人”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关于“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理论较少,而基于其行为特征下的中学校园环境设计更是少之又少,导致人们在具体的设计实践和实际的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是以普通全日制中学校园环境景观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中学包括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并且是基于其主要使用人群青少年的行为特征为研究主线。本论文从中学校园的主要使用人群即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需求为出发点,结合环境心理学、心理环境学、美学、色彩心理学、景观设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来分析中学校园户外环境的现状和使用情况,对青少年进行关于校园户外环境空间的使用情况以及青少年喜欢的场所特征,通过调研归纳总结出主要影响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构成的因素有三方面,第一是功能需求的因素,这一构成因素的主要决定对象是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特征和教育特征;第二是物质环境的因素,这一因素的主要构成是环境空间中的构置物及相关设施等;第三是精神文化的因素,这一因素主要体现和承载着的是学校的历史文化发展及校风校貌等。论文的核心是关注景观空间场所对中学生情感交流,品质铸造,个性发展的影响,使中学校园景观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积极的影响,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以青少年行为特点为出发点的中学校园景观设计原则。即适应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安全性原则,以及各原则下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