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分子特征鉴定及多重检测新技术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确的分子特征信息和特异性的检测技术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和市场监管的关键因素,同时分子特征又是实现转基因作物特异性检测的基础。为了发展更好、更全面的分子特征鉴定技术,本研究针对单或低拷贝数外源基因插入,建立了不依赖限制性内切酶的随机片段破碎基因组步移技术;针对随机多拷贝插入的转基因作物,如基因枪转化法等,建立了二代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子特征鉴定技术。同时根据获得的分子特征信息,将转基因作物侧翼序列与多重PCR检测技术结合,建立了两种高效、灵敏的转基因作物多重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总结如下:1,建立随机片段破碎基因组步移技术,该技术不依赖限制性内切酶对基因组进行随机片段化;开发的5’定向接头有效避免接头之间自连,提高PCR扩增特异性;方法所用步骤都是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简单易行。以转基因玉米LY038为研究对象,利用转基因作物的左、右边界信息来扩增侧翼序列。结果表明,随机片段破碎基因组步移技术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可靠性,只需通过一次实验流程即可获得未知序列,可以应用于单拷贝或低拷贝插入的转基因作物侧翼序列分离以及基因步移的其他应用方面。2,利用二代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建立基因枪法转基因作物分子特征鉴定技术。根据外源插入基因等参照序列的已知情况建立两种数据分析方式,并且分析不同测序深度获得的分子特征情况。以转基因玉米Bt176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方法获得13个外源基因插入位点和侧翼序列,打破Bt176一个插入位点的共识。利用该方法在分析转基因作物分子特征时,测序深度至少在30×以上;如测序数据用于复杂转基因作物样品检测,15×测序深度即可确认转基因作物品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分子特征鉴定手段,为基因枪法转化的转基因作物分子特征鉴定开辟新途径,并为其安全性评价、非期望效应分析和商业化提供数据支持。3,建立通用单引物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通过改造连接探针结构,使上下游连接探针都含有相同的共同序列,降低反应体系复杂程度,并保留方法高度特异性。结合高分辨率测序凝胶电泳,实现扩增产物高效分离。采用新建立的多重检测方法,成功实现转基因作物MON810、MON863和GTS 40-3-2品系特异性、筛选基因、内标准基因等7重检测,检测灵敏度为0.1ng。此外,对连接探针填充片段长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填充片段的长短对连接和扩增反应无显著影响,为继续增加多重反应所检测的目的基因数量提供可能。4,以焦磷酸测序为检测手段,建立转基因作物通用引物多重PCR结合焦磷酸测序定性定量检测技术,仅利用一条测序引物,即可实现多重PCR产物同时检测。利用数学矩阵和计算机编程,根据焦磷酸测序原理编写碱基序列简并和测序结果计算软件,实现转基因作物多重定量检测。本检测方法,不需借助电泳等分离方式,在PCR扩增时也无须使用探针和荧光标记,节约成本和检测时间,为转基因作物的多重定量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本研究所建立的转基因作物分子特征鉴定新技术和多重PCR检测新方法为转基因作物的安性评价、定性定量筛查和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甘薯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品种维多利及其突变体HVB-3为材料,利用RNA-seq技术得到差异表达基因,从中克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IbNAC29和IbDXS,并分别将其转化拟南芥,分析其功能。对本实验室克隆的IbGGPS和IbZDS基因进行了功能鉴定,获得了高类胡萝卜素含量转基因甘薯新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维多利及HVB-3转录组测序是通过Illumina HiSeq2500高通
食醋作为为数不多的酸性调味品,受众面广、消耗量大。食醋有益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以食醋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的市场潜力巨大。市售食醋类保健食品多采用额外添加昂贵的中药材、珍珠的方式。事实上,食醋自身促进健康作用的诸多机理尚不清楚,食醋特色工艺在其中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剖析食醋特色工艺、发掘食醋的活性因子,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不仅具有很好的科学意义,也可为食醋类保健食品开发提供科学的思路,进而产生工业价值。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广泛污染于粮食作物和食品中的的真菌毒素,是近年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风险因子之一。OTA具有肾毒性,肝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畸致癌作用,其中肾脏是OTA最主要的靶器官。关于OTA肾毒性机理的研究很多,但关于OTA对人胚肾细胞HEK 293周期分布和DNA损伤影响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研究OTA对HEK 293细胞周期分布和DNA损伤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 OTA的肾毒性机
玉米开花期是影响玉米产量和适宜种植区域的重要因素。玉米茎腐病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严重土传病害,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在我国每年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约为5%-10%。前期研究发现ZmCCT具有一因多效性:既能通过光周期途径调控玉米开花期,是影响玉米开花期和种植范围最为重要的基因;同时能够调控玉米对禾谷镰刀菌茎腐病的抗性。研究还发现,ZmCCT基因上游2.4kb处的一个CACTA转座子插入是造成ZmCCT在开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全球每年约有25%的粮食会受到真菌毒素污染。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划分的1A类强致癌物。柄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TC)是AFB1的合成前体,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被IARC划分为2B级致癌物。截止到目前,由于数据的缺乏,世界各国还未对食品中的STC进
缟蝇科Lauxaniidae属于双翅目(Diptera)缟蝇总科(Lauxanioidea)。世界已知3亚科166属2000余种。缟蝇成、幼虫营腐食性和菌食性生活,经常在落叶、稻草、腐烂的树桩或鸟巢中活动,在降解有机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属的成虫可访花,有助于植物传粉;对环境变化敏感,已被欧洲专家用作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变化评价的指示生物。本论文对中国北方地区缟蝇科昆虫进
棉蚜(Aphisgossypii Glover)属半翅目蚜科昆虫,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主要通过刺吸取食植物汁液和传播病毒对农作物造成危害。由于棉蚜的寄主范围广、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世代历期短等的特性,一旦条件适宜,在短期内便能爆发成灾。棉蚜除了具有较强的寄主适应能力外,对杀虫药剂同样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据报导昆虫对外源有毒物质的适应能力除了自身具有强大的解毒代谢功能外,其体内的共生细菌可能对
植物细胞中的根毛和花粉管是典型的具有高度极性和快速顶端生长的细胞,其内部存在旺盛的胞质环流,因此是研究植物细胞骨架与细胞器运动的重要模式材料。目前,基于研究方法的不同,根毛细胞和花粉管顶端及亚顶端微丝的排布形式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而相应顶端的分泌囊泡是如何运输到质膜也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对稳定表达GFP-ABD2-GFP的拟南芥根毛及稳定表达ABD2-GFP和GFP-ABD2-GFP的烟草花
随着草地作业机械的种类越来越多,拖拉机与机具之间不匹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了拖拉机轮胎对草地的破坏和能源的浪费。论文围绕拖拉机草地作业,进行轮胎对牵引性能和草地植被影响的试验研究,对设计研发草地专用拖拉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通过分析轮胎滑转率与牵引效率、牵引系数、滚动阻力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拖拉机牵引性能与草地剪切、压实之间的约束关系,确立了同时影响两者的关键因素为:轮胎滑转率、轮胎
糖尿病是目前影响数亿人群的一类代谢性疾病。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常见的糖尿病可分为Ⅰ型和Ⅱ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其最终都是由于β细胞损失或功能异常导致。因此,揭示β细胞如何通过调控细胞内自身的分子机制响应外界因素(如葡萄糖、脂肪酸、免疫细胞因子等)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