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追溯体系的纵向一体化对水产品出口的影响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物摄入来源之一的水产品食品安全是全球关注的话题。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确立产品可追溯要求,并将其作为市场准入条件要求向本国出口的企业提供全面追溯信息。为了满足进口国的准入条件,中国已然开始着手构建的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缺乏配套的产业基础,效率低下,要改变这一问题,必然要从产业层面出发。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基于可追溯角度,从成本和数量两方面分析可追溯体系存在下纵向一体化的产业组织方式对水产品出口的影响,结合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理论阐述影响途径,运用数学模型从企业层面分析出口企业的的行为;此外,并运用实证验证了影响的程度。  本文有以下结论。第一,构建可追溯体系需要付出成本,长期中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推动出口产品质量标准化,整体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第二,纵向的一体化产业组织模式降低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和沉没成本。对德、美等国15年的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可追溯要求阻碍了水产品出口,而纵向一体化能够促进水产品的出口。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剖析美国水产行业,发现可追溯体系与产业组织模式不可分割,美国可追溯体系是以产业具备的已有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物流为依托,将追溯信息通过长期适应变化形成的大型零售商主导的产业组织内部渠道记录和传递,并利用组织关系的契约性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完整,在政府等机构的监督下共同实现产品监管。对比之下,中国建立追溯体系单纯依靠政府机构独立解决、而不考虑产业组织结构,也是极耗财力和物力的,即使建成也会缺乏政府与行业间有效的协调机制,很难保障其能够正常良好运行。  中国在关注追溯体系的同时忽视了产业组织建设,不能有效利用资源实现产业组织发展和追溯体系建设的双赢局面。本文提出要利用市场作用着重水产产业产业组织发展的协调和规划,通过产业组织的内部结构顺势引导可追溯信息的流通,逐步促进中国水产行业的组织结构优化和出口贸易。
其他文献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是公司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界从相当广泛的角度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众多学者发现资本结构与行业分类密切相关。本文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A股市场有效性变化。资本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有效性的高低强弱。如果价格充分反映了所有的相关信息,则市场为有效率的市场。有效市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