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的纠正性反馈研究——行为特点、师生态度、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课堂纠正性反馈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其促进学习者二语水平提高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纠正性反馈不仅令学习者意识到在他们自身的二语水平和目标语之间存在着差距,并且提供机会让他们修正自己的语言假设,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国外已经有很多的基于语言课堂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这点.但在国内,关于纠正性反馈对二语习得促进作用以及影响其作用的因素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描述当前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纠错行为,探讨纠正性反馈对学生即时接纳的作用,并指出影响其作用的各种因素。本研究的所有数据来自于3个方面: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 此次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 首先,教师与学生都对纠错持有积极的看法。他们认为课堂纠错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于何时纠错,谁来纠错以及用什么方式纠错这些问题,教师与学生的意见并不统一。教师希望能提供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语言输出和自我修正,但学生关于自我修正错误的意识较低。 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反馈。重述法出现频率最高,但其引发的错误修正数量最低。形式协商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且学生对错误的自我修正较多,但该方法较之上一种方法使用较少。教师有意识避免直接纠错,尽管这种明确纠正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准确性。 最后,影响纠正性反馈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与学生本身对纠错的信念看法是最根本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中心内容,学生当前语言水平以及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都影响了教师对反馈类型的选择。学生的即时接纳受到纠错时机、纠错长度、纠错实施者、错误类型和反馈类型的影响。 总之,本研究的结果说明,纠正性反馈至少在短时间内对学生二语习得有着积极的影响,并对如何提高纠正性反馈的效率提出了一定建议。
其他文献
200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引入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多主体包括教师,学生自己,同伴,家长在内的参与进来,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不间断地收集教学反馈信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本论文旨在探索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教师的指导和干预能否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念?2)教师的指导和干预能否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学习行为的控制?
归因与自我效能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它们在二语教学领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这两种理论分别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然而只有少数研究探索了两者的关系,以高职院校英
28手机里飞来的浪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王老五”们一个个有了自己的另一半,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剩下我一个人在爱情门外孤独着。受过一次伤之后,我总以为我的爱情不
期刊
爱立信公司近日与日本领先移动运营商J-PHONE公司进一步签署3G项目合同,为其覆盖全日本的WCDMA网络提供设备。为了支持J-PHONE公司积极建设覆盖全日本的3G网络的战略,爱立信
本研究以认知能力发展框架下的熟练记忆效应和长时工作记忆为理论依据,探讨交替传译这一特殊认知活动中工作记忆能力的体现维度和衡量方法。本研究从熟练记忆容量、信息转换速
期刊
期刊
儿向语输入(简称“CDS”)作为语言习得环境影响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在第一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儿向语输入与成人平时所听到的快语速、随意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