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多孔金属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522216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金属材料以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在仿生材料领域倍受关注。研究性能优良的多孔金属材料作为人骨修复和替代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此,本文就多孔金属材料的成型技术与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多孔金属的孔隙成形机理,确定了孔隙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多孔金属材料的仿生制造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以铁粉为试验原料,采用温压.烧结法,研究了聚合物含量、压制压力、压制温度、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多孔金属材料成形后的孔隙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确定了孔隙率对多孔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的形成是由金属粉体原料中本身存在大量空隙与高聚物经烧结分解形成孔隙所致,改变试验原料中的聚合物含量,可以对孔隙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多孔金属材料弹性模量随着其孔隙率的增大而降低。当聚合物含量为4~5wt%,压制压力为400MPa~600MPa,压制温度为140±1℃,烧结温度为1200℃~1300℃,烧结时间为2h时,制备的多孔金属材料满足仿生人骨的力学性能要求,其孔隙率与孔型结构为多孔金属材料的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奠定了技术基础,减少了研究成本与激光器的使用。 以316L不锈钢粉为试验原料,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等工艺参数对多孔金属材料成型后的孔隙性能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借助环境扫描电镜,分析了激光参数对孔隙形貌的影响。其结果显示: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备多孔金属的孔隙成形机理是烧结金属粉末熔融球化,大量球体堆积后形成连通的孔隙,球化尺寸越大,孔径越小。随着激光功率增大、扫描速度减慢和扫描间距的减小,金属粉末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吸收的激光热量增多,球化尺寸增大,烧结颈变大,同时平均孔径减小,孔隙形貌趋于球形,弹性模量得到提高。 确定出制备316L不锈钢仿生多孔金属材料最佳成型激光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90W~100W,扫描速度21mm/s~23mm/s,扫描间距0.165mm;所得多孔金属材料孔隙率为33.4%~37.8%,最大孔径308μm,最小孔径23μm,平均孔径为94.2μm~178μm,弹性模量为7.43GPa~12.76GPa。且制品性能随烧结工艺参数的有效控制连续变化,调控工艺参数,可制备出适用于个体化仿生人骨力学性能要求的多孔金属材料。
其他文献
多层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MLCC)是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已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测量仪器等电子设备中。随着微电子工业和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元器件的高度
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容易遇到的问题,从文本解读的角度分析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寻找有效解决方法,总结具体教学方式方法,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实现提升小学
本文主要研究了电化学方法在NiTi合金表面沉积类骨羟基磷灰石(bone-likeHA)的工艺。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检测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增值服务功能的相关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进入21世纪之后,内部审计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同时其实践水平越
本实验在BaTiO3基PTC陶瓷颗粒中掺入石墨颗粒并利用环氧树脂使复合材料成型,以此来降低BaTiO3基PTC陶瓷的室温电阻率。并且应用化学镀镍的方法在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镍电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