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者市场风险认知与预控研究——基于山东省17地市调查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zlf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生猪养殖大国,自1983年以来,生猪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最小值为38.25%、最大值为62.23%,生猪出栏量由20661万头增长到66170万头,生猪生产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供需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生猪本身的生物特性,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很大,生猪养殖者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  本文运用了风险管理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调查问卷,研究探讨了生猪养殖者市场风险认知及其市场风险预控。主要内容包括:生猪养殖者面临的市场环境、生猪养殖者市场风险认知分析、生猪养殖者市场风险预控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生猪养殖者市场风险认知分析得出:生猪价格波动、生猪养殖成本上升是导致生猪养殖业市场风险的最主要因素,绝大多数生猪养殖者认为市场风险对生猪养殖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2)通过对生猪养殖者市场风险程度认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化水平、养殖规模、当地生猪市场体系建设状况与生猪养殖者市场风险程度认知呈负相关关系,即文化水平较高、养殖规模较大、当地生猪市场体系建设状况越好的生猪养殖者认为市场风险的程度较小;仔猪来源渠道、养猪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与生猪养殖者市场风险程度的认知呈正相关关系,即仔猪来源渠道是“外部采购”、养猪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越高的生猪养猪者认为市场风险的程度较大。  (3)针对生猪养殖者市场风险预控能力比较分析发现:文化程度较高的生猪养殖者市场风险预控能力较强;生猪养殖规模不同,生猪养殖者预控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存在差异,中规模养殖者市场风险预控能力最强;养殖年限越长,生猪养殖者市场风险预控能力就越强;仔猪来源渠道为“外部采购”的生猪养殖者市场风险预控能力较强;当地生猪市场体系建设状况越好,生猪养殖者预控市场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4)在市场风险预控措施选择方面,生猪养殖者主要趋向于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应对市场风险,外部力量,如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签订生猪生产合同、政府的帮助与支持等措施对生猪养殖者预控市场风险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两个角度提出了提高生猪养殖者市场风险预控能力的对策建议。从生猪养殖者的角度:增强市场风险管理意识,正确做出决策;实现多元化经营;适当扩大养殖规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参与养猪合作经济组织。从政府的角度:对生猪养殖者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市场风险管理培训;大力推进生猪健康养殖,鼓励有条件的散养户以及小规模的养殖场扩大经营规模;规范养猪合作组织的发展;鼓励生猪养殖者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加强当地生猪市场体系建设,建立生猪市场预警机制。
其他文献
自有现代公司产生以来,关于公司治理问题的讨论就层出不穷。目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终极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偏离对公司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公司所有者与代理者之间的公司
出口复杂度是一个集出口的质量、技术含量、出口的生产率为一体的综合概念。出口复杂度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产品层面的产品出口复杂度、产业层面的产业出口复杂度、国家(或地区
学位
本文选用Athukorala在2010年提出的零部件分类标准,从全球零部件贸易、零部件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制造业与零部件贸易对比以及零部件出口竞争力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中日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