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有资格参与高等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人数也逐年上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招工困难,于是招收高校在校生成为弥补劳动力短缺的方法。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原本该接受教育的学生却在教学实习的谎言下变成了廉价劳动力。但是没有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并不是很清楚该如何保障自身的权益,甚至不清楚自己拥有那些权益。因此在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生的权益很容易受到侵犯,再加上法制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实习生并不在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围内,所以当实习生权益受到侵犯时很难找到保障的依据。一些实习单位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任意招收实习生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用工问题,降低生产成本,将实习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对于实习生的权益保障置之不理。政府监督不到位并且缺乏引导企业招收实习生的激励机制,所以部分较好的企业不愿意招收实习生,或者只招收较少的实习生,导致实习竞争大、实习单位不理想。学校在实施实习教育的过程中管理不严谨、过于形式化未能实现实习教学目的,也没能很好的保障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权益。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政府和学校应该重视学生实习,并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让实习在教学环节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习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并在以后的择业道路上更有优势。 在梳理现有的国内理论研究以及我国大学生实习用工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明确了我国实习生用工是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而不断完善的,教育实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职业院校各大高校也都将实习作为教育环节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用工荒”的出现,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招收在校实习生充当廉价劳动力的现象也出现了,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在校生的问卷调查以及网上收集资料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实习生权益保障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被充当廉价的劳动力,实习内容与教学内容没有太大关系,实习工作简单重复,实习过程中学生基本的权益受到侵犯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企业、学校和学生等多角度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在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实习生权益保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