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我国教育整体发展的瓶颈之一。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低教育质量与课程的文化适切性相关。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多元文化教育视角,审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课程改革现状的文化失衡现象,并对其进行因素分析,希望教育研究者意识到课程改革不能仅仅以国家主流文化为中心,同时要以少数民族学生所处的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依据,注重在课程中国家主流文化、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比例的合理性,注重课程改革的文化适切性,因地制宜的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课程,以使学生获得同样平等的发展机会,培养其多元文化情感、认知和行动技能,从而促进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是以多元文化教育为研究视角,在综述多元文化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教师素养等方面对通辽市部分蒙语授课初中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说明其存在文化失衡现象,且进一步从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发展体制、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因素分析,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