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3月问世以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经过7年多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对我国的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随着基金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如何衡量与评价基金的业绩表现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对基金业绩评价问题的历史演进和主要的基金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从不同的角度对基金业绩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接着介绍了国内外比较知名和权威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分析它们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然后使用描述统计、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统计检验等研究方法从多侧面多角度对作为样本的54只封闭式基金和15只开放式基金在2002年12月31日到2005年6月30日期间的业绩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样本基金在收益率、风险调整收益指标、单因素和三因素詹森指数等方面的表现均显著超越了基金基准指数的表现,但考虑了规模和价值因素的三因素模型较单因素模型的显著性有所下降,三因素模型对基金行为的描述更为精确;2、大多数样本基金具有一定的择时能力,但都不显著,样本基金都具有比较好的选股能力;3、在2005年第二季度,绝大多数基金的资产配置是无效的;基金的重仓股配置也基本是无效的或介于无效和有效之间的;4、样本基金的业绩并不具有短期和长期的持续性;5、从各业绩评价指标对基金业绩排序的一致性看,样本基金按照算术平均收益率、特雷诺指数、夏普指数、M 2测度、詹森指数的排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信息比率与其他指标的排序的相关系数略低,三因素詹森指数与其他指标排序的相关系数更低。